第120章 李隆基的功过(第3页)

 姚崇要求他政先仁恕、不幸边功、法行自近、宦官不政、除租赋外一绝之、绝道佛营造等十条要求,李隆基也能全盘答应。 

 并身体力行,带领百官和后宫节省用度,宫中一应金物玉器并充国库,后宫众多宫女遣回民间。 

 在如此克制自身欲望和全心治理国事下,大唐在本就不错的基础上迅速走向更大的兴盛。 

 然而就像多数帝王一样,初心总是难以贯彻一生的。 

 在建立前所未有的盛唐后,李隆基也终于有足够的理由让自己心安理得地享乐了。 

 完成泰山封禅后的李隆基,时年四十岁,这时的他也渐渐有了懈怠之态。 

 设宴听曲,周游打猎开始变得频繁。 

 听腻了谏官时时对他的说教,便重用一心奉迎他的李林甫。 

 而李林甫为了博取李隆基顺心,独掌大权,对谏官们多加打击,尝试上谏的官员立刻被贬黜,此后无人再敢上谏。 

 任用这样的人做宰相,导致朝廷言路渐渐闭塞,政治生态恶化。 

 早年的李隆基可以为了勤俭持国遣散三千宫女,可这时没了人约束的他,后宫宫女却已经多达数万人。 

 就像被压久了的弹簧,一经释放便是肆无忌惮。 

 后又给予宦官高力士大权,专为自己操办享乐之事。 

 听闻儿媳杨玉环为人间绝色,便将其召入宫中,公然违背伦理,将其册立为贵妃。 

 杨氏外戚了无军功政绩,却能个个平步青云,身居高位。 

 尤其是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更是高居右相之位,兼文部尚书。 

 杨国忠为个人利益瞒上欺下、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导致朝廷内部腐败严重,朝政越发昏暗。 

 “一骑红尘妃子笑”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在此间相比较之下也显得那么无足轻重了。 

 盛唐也在李隆基晚年如同变了一个人般的昏庸下,已成昨日黄花。 

 开元盛世宣告终结。 

 大唐也即将面临命运中的那场惊天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