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安史之乱(一)

 【安禄山是突厥和粟特的混血,通晓汉语、契丹语等多种语言,为人油滑,逢迎谄媚。 

 成为军人后,安禄山在与边境少数民族的作战中,虽然军事才能并非顶尖,但他善于利用一些小规模的胜仗来宣传自己。 

 将小仗的成果夸大,把奇珍异宝当作战利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李隆基宫中,让李隆基误以为他不断地打了大胜仗。 

 安禄山深知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喜爱,于是认了杨贵妃为“义母”,间接成为皇帝的“义子”。 

 宴会上,他还当着众高官贵戚的面,扭动肥胖的身姿跳胡旋舞,逗得李隆基和杨贵妃哈哈大笑,极尽讨好之能。 

 这让李隆基对这个“忠心”的大胖子多了信任。 

 同时宰相杨国忠妒贤忌能,骄纵跋扈;政变夺权的李隆基也担心太子李亨势力壮大,提前动摇他的统治。 

 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需要自己的权力延伸来制衡朝中的各方势力,高力士和安禄山便成为了他的选择。 

 李隆基任命安禄山为平卢、范阳与河东三镇节度使,使其拥有了十数万大军和庞大资源,希望借此抗衡西北军区和太子的势力。 

 时日一久,安禄山对军队的掌控能力越发稳固,并将军中三十二位汉军将领替换为自己的番人亲信。 

 谋反之心昭然若揭。 

 杨国忠早知安禄山的谋反之心,也始终在朝政中打压安禄山,但目的却更多是为了争权夺利,谋取自身利益。 

 公元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轰然发动造反。 

 而安禄山打着的名号是清君侧,处死杨国忠这等误国欺君的奸佞。 

 在安禄山频繁的洗脑中,军中将士也深信杨国忠是真正该杀的奸臣,主帅安禄山的“清君侧”也是值得他们相信的。 

 于是这股大唐精锐边军,以及安禄山联合的契丹、室韦、奚等番邦组成的共计十五万大军,以洪流之势从河北向东都洛阳滚滚杀来。 

 而大唐内部承平已久,许多守备唐军松散懈怠,面对足足十五万大军突然造反,河北各郡县一触击溃,很快河北几乎全境沦陷。 

 而在安禄山轰然造反之时,其军中也并非没有看破安禄山野心也反抗他的唐军将领。 

 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