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两大制度的隐患(第2页)

 例如三皇五帝校准年月季节的农耕历法、汉朝的造纸术、孙武的兵法,以及后世中国的那些枪械、大炮、飞机、高产作物、工业机械、手机等等。 

 这些能影响万世的奇巧器物和学说,对提升王朝的国力比军功更能称得上功绩。 

 如果天下人都只是争着抢着科举为官,那这些奇巧器物该由谁去研造? 

 没有功利又如何能够吸引足够多的人,去研造穷尽一生都未必能够成事的事物? 

 只有让这些技艺与学说有得以发展的余地,我大秦才能顺应天意,尽快实现向后世中国一样的繁荣强大。 

 就连王莽设置奖赏,鼓励百姓研造奇巧器物都能被上苍作为功绩给提出来,那自然说明这是对的。 

 既然这条路是对的,那我大秦自然不能只是简单地设置一个奖赏了事。 

 我大秦如果改制推行三省六部制,便应该在礼部之下再增设一个职能。 

 礼部除了在各州郡设立就学为官的学院。 

 还应增设可以教授学子钻研农耕增产、兵器炼造、医药救人、建筑水利等等学问的学院,用上苍的话说,就是科学。 

 这些学子如若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良出能提升我大秦国力的器物和学说,那自然是我大秦的功臣。 

 应当长留在学院继续钻研,或传授自己的所得让之后的学子能在他们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当然能钻研出成果的学子必定是极少数的,但其他学子的一身所学也不会被浪费。 

 其它五部应该相应地增加官吏职位,以让那些学习科学的学子可以发挥自己的学识。 

 哪怕这些学子没能研造出更好的器物,也可在学成之后进入所需他们的任何地方。 

 比如习得算数、统筹的学子,就可归入到户部为官。 

 习得建筑、水利、农耕增产、畜牧之能的学子便归入工部。 

 习得兵法战阵、冶炼兵器的便进入军队或兵部。 

 哪怕功课成绩稍次,也能进入民间用自身的学识为我大秦在方方面面提升国力,并将他们所学传授给更多人。 

 另外也要向天下百姓开设奖赏,一切能为国为民所用的奇巧器物都能获得朝廷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