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两大制度的隐患

 隋朝之前的各朝代帝王,在看到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众多优点后,全都意识到了两大制度对于国家运转的重要性,也看到了让国家长存与繁荣的正确方法,无不为之兴奋起来。 

 嬴政面露喜色道: 

 “后世果然发展出了更好的制度。 

 三省六部制虽然削弱了皇权对天下的绝对统治,但这也正好防止了昏君胡乱干政,皇帝哪怕是个只顾享乐的废物,也只需要将任免重要将领和官员的权柄握在手中,便依然可以掌控天下。 

 再加上科举遴选出品行和才能足够称职的官吏,天下就能有序地长久运行下去。” 

 李斯在旁提出不同的见解,道: 

 “天下官员依靠制度各司其职固然极好,只是皇帝也不能过于惫懒。 

 如果门下省对中书省的决策提出不同意见,就需要来回协商修改,拖延了政令的实施。 

 这时就必须要皇帝及时做出最终决策。 

 另外六部在执行政务时,也可能会与户部在财物分配上存在争执。 

 如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反复沟通协调,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政务执行效率低下。 

 这也需要皇帝时常监察和督促官员行政,确保朝廷官员不会结党营私,尸位其上。 

 只靠皇帝一人自然无法监察全国,这或许就需要设立一个区别于普通官员的第七部。 

 由第七部的官吏明面上作为普通官员安插在六部、天下各地州郡,以及军队之中。 

 实际上第七部只听命于皇权,由他们作为皇帝的耳目监察全国。 

 当然第七部的官吏必须足够可靠,因为他们的实际权力凌驾于所有官员之上,一句话就能借助皇权杀人,使用不当反而会祸乱天下。 

 不过这第七部如果用得好的话,应该会是帮助皇帝掌控国家的利器。 

 而科举制让天下人尽皆向学,纳天下人才为国家所用,又能限制世家与贵族专权自然也是极好。 

 但是按照上苍对王朝繁荣进步的功绩总结而言,王朝繁荣并非只依靠吏治清明与制度进步,技艺与文化的进步也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