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南北朝末年(第2页)

 在诸多正面影响下,南梁迎来了繁荣和国力提升。 

 但是另一方面,梁武帝参考前朝皇室骨肉相残的教训,对宗室采取优待政策,即使犯重罪也不予追究。 

 他众多的兄弟子侄们,或是在朝廷中担任要职,或是在地方重镇担任军政长官。 

 虽然各地藩王受到中央朝廷一定程度的制约,但力度明显是不够的,相当于又一次重走了分封的老路。 

 虽然在前期这样的政策快速安定了国内。 

 但随着时间推移,中央朝廷对萧氏亲王、郡王们的限制渐渐失效,他们手中的权力不断扩大,野心也逐渐膨胀,他们都不遗余力地组建自己的私人武装集团,各宗室之间明争暗斗,严重消耗了南梁的内部力量。 

 同时梁武帝极度推崇佛教,甚至三度出家为僧。 

 他认为通过推崇佛教,可以获得宗教的神圣支持,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唐朝诗人杜牧所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中所指的许多古寺,就是在梁武帝统治时期兴建的。 

 这些寺庙的建造耗费了庞大的人力物力。 

 而且由于僧侣不用从事生产缴纳赋税,以致数量庞大的人口为了逃避赋税出家为僧。 

 使得国家财政和社会生产力蒙受重大损失。 

 当时的宗室及官员们贪财奢侈,沉陷在纸醉金迷中不能自拔,而且他们本身也能从“崇佛”中获得利益,即便看出了佛教壮大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劝阻梁武帝限制佛教。 

 这就导致了南梁看似文化繁荣昌盛,但实则国力是在一点点流失下降的。 

 诸多负面影响下,以至于在爆发侯景之乱时,南梁的应变对抗能力显得低下。 

 东西魏对峙时期,东魏军阀侯景受逼迫投奔了梁国,晚年的梁武帝任用他北伐东魏。 

 但在梁军战败后,梁武帝意图送还侯景以求和。 

 侯景得知后举兵叛变。 

 公元549年,侯景南下攻入建康,史称侯景之乱。 

 梁武帝被迫退至台城,侯景包围台城。 

 之后各地虽有勤王之师,但皆观望。 

 因为这些宗室势力在梁武帝重用宗室的政策下已然变得强大。 

 但是这样的强大是分散在各个宗室手中的,并不归于一人之手。 

 掌握力量的宗室们不是积极平叛,而是各怀心思,或为保存实力,或是想趁乱谋取更大的权力,导致南梁的兵力分散,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抵抗力量。 

 多次北伐失败也有宗室割据力量的影响在其中。 

 侯景最后攻陷台城,囚禁梁武帝,一代开国之君最终却被活活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