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南北朝末年

 【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后。 

 由高氏为代表的六镇怀朔地区鲜卑和汉族豪强集团控制了东魏;由宇文泰为代表的六镇武川地区鲜卑和汉族豪强集团掌握了西魏。 

 东、西魏建立后,表面上由拓跋氏皇族后裔继承,但国家的实际控制权分别在高氏与宇文氏的手中。 

 双方互相攻打对峙十余年后,高氏和宇文氏的子孙也在不久后分别篡夺魏国政权。 

 公元550年,高欢次子高洋废杀东魏帝,并屠杀东魏皇室,东魏灭亡。 

 高洋建立北齐,史称北齐文宣帝。 

 公元556年,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执掌大权,他于隔年废西魏帝,立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为帝,建立北周,西魏灭亡。 

 但是宇文护手握大权且野心勃勃,先后杀死宇文觉和周明帝宇文毓,于公元560年改立宇文邕为帝,即周武帝。 

 宇文邕韬光养晦,在十二年后成功杀死宇文护,亲掌朝政。 

 北齐与北周继续维持对峙。 

 但是与此同时的南梁也面临着巨变,甚至因为此次事件亡国,自然也就没能借着这次北魏大幅衰落开展有效的北伐。 

 而南梁的这次巨变,要从南梁内部的国情与治国政策说起,才能解释清楚南梁面临兵祸内乱时表现出来的虚弱成因。 

 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在位长达四十八年,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皇位坐得非常长久的,在弑君篡位尤为频繁的南北朝,更是活得最久,在位时间也最长的皇帝。 

 萧衍36岁造反,37岁攻入建康,38岁通过“禅让”登基称帝,建立南梁,在位执政48年后,直到侯景之乱爆发,他才死于非命。 

 稳定的皇权和朝政,使得南梁有足够的时间平稳发展,也的确迎来了一段时间的繁荣。 

 梁武帝建国之后大兴儒学,设立学校,实行土断,劝课农桑,制定《梁律》,减轻赋税,使梁朝的政治、经济、文化达到南朝之鼎盛。 

 并且在梁武帝的执政下,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驳议诏令、尚书省执行诏令的三省制已经成型。 

 尚书省下设的吏部、祠部、度支、左官、都官、五兵六尚书实际上就是后来尚书六部的渊源。 

 三省六部制在于分工细化、提高行政效率、臣子之间相互制衡,稳固皇权,诸多优点和先进性,使得其作为一个新的中央行政制度从旧的行政系统中脱胎出来,并因其足够优秀,深远影响了后世多个朝代政权。 

 梁武帝还改革九品中正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通经或诗赋取士,不问其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