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刘宋王朝(第3页)

 然而历史的结果证明了,徐羡之等人明显低估了绝对的皇权对一个皇帝的重要性究竟有多高,也将刘义隆想得太简单了。 

 刘义隆继位后最初隐忍不发。 

 一面仍用亲信分割徐羡之、傅亮的权势,接着又成功笼络到了王仲德、刘粹、张邵、赵伦之等开国元勋的支持,再策反参与废立的另外两位元勋王弘和檀道济 。 

 同时让心腹不断制造和散播针对徐傅谢三人弑君行为的舆论攻势,逐步孤立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人。 

 最终到了公元426年。 

 刘义隆见时机成熟,先后诛杀徐羡之和傅亮,又亲自督战檀道济等将领率军西进,将手握军队的谢晦擒杀,一举将军政大权收归己有。 

 后续刘义隆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 

 在父皇刘裕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继续休养生息,社会生产、经济文化日趋繁荣。 

 在刘义隆前期执政的20多年间,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了“元嘉之治”的繁荣景象。 

 人口也达到了约两千万。 

 但是元嘉之治的繁荣程度究竟如何,却被后世的史学家们质疑。 

 因为刘义隆发起的三次元嘉北伐均以失败告终。 

 这些北伐不仅没有收复失地,反而使刘宋国力大损,江北繁荣富庶的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遭到极大破坏,大量人口、财富被消耗,严重影响了刘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并且东晋以来,南方地区长期处于动荡之中,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虽然宋武帝刘裕和宋文帝刘义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发展,但毕竟时间较短,基础并不牢固。 

 这一派太平景象,难免带有封建史家过于修饰渲染的色彩。 

 不管怎么说,元嘉年间确实为南朝较为安稳的时期,但要称盛世还有不小争议。 

 直到刘义隆执政后期,屡次北伐失败,致使经济民生受挫严重,加之冤杀檀道济、政治昏庸、皇室内斗等等事件。 

 最终打破了元嘉之治的繁荣景象。 

 刘义隆本人也因权力斗争死于自己儿子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