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刘宋王朝(第2页)

 结果刘裕在同年五月病死,北伐取消,享年59岁,在位仅仅两年。 

 这位开国之君离世后,刘宋王朝很快陷入了一场新的权力斗争,并在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这也导致了刘宋王朝仅存在了59年,正好跟刘裕的59岁逝世一个年纪。 

 刘裕死后,17岁的长子刘义符继位,史称少帝。 

 刘裕临死前,为刘义符留下了四位顾命大臣。 

 分别是司空徐羡之。 

 中书令的傅亮。 

 领军将军谢晦。 

 镇北将军檀道济。 

 这四位治国辅佐大臣,掌握了刘宋王朝的方方面面,但是刘义符却对父皇给他留下的这四个大臣怀揣着忌惮。 

 刘义符继位后,嬉戏无度,不听徐羡之等人谏阻,或者说不喜他们对自己的干涉。 

 于是大肆调任以前世子府与东宫的旧僚属官入职中央,以及拉拢和调任有功勋的宗亲刘怀慎、刘遵考等人参掌禁卫军权。 

 这让徐羡之等人感觉到了不安。 

 皇帝开始排斥他们,大肆在朝中任命亲信,削弱他们这些开国功臣的权力,还将皇宫禁军将领都换成了宗室亲信。 

 多种不利因素叠加下,徐羡之等人怀疑皇帝意图对他们动手,彻底解决他们几个独揽朝政。 

 于是尚且还手握大权的徐羡之等人,出于维护自身利益,便浮出了先下手为强,废帝改立新君的心思。 

 而在他们正式动手前,北魏趁着刘裕去世,突然举大军南下入侵刘宋。 

 刘宋收复才短短几个月的洛阳、碻傲、滑台等黄河南岸重镇,先后被魏军攻陷,黄河南岸重镇只剩下虎牢。 

 在虎牢也被攻破后,许昌随之沦陷。 

 刘宋调遣檀道济率领宋军驰援后,魏军撤兵北归。 

 但北魏仍然夺取了刘宋在黄河以南以及长江以北的大片重要地区。 

 洛阳也纳入了北魏的掌控。 

 这些地区的失陷对刘宋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改变了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抵抗北魏之战过后,徐羡之等人于公元424年发动了兵变。 

 徐羡之等人拉拢了掌握兵权的檀道济和江州刺史王弘入京。 

 这些人率兵闯入刘义符的寝宫,废刘义符为营阳王,不久为了根除隐患,又将刘义符杀害。 

 徐羡之等人之后迎立宜都王刘义隆为帝。 

 他们觉得刘义隆宅心仁厚,自己等人辅佐他登基是为从龙之功,想来不会遭到他的提防,可以更好地维系他们这些人的权力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