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神农氏(第2页)

 当时身为中原地区最大的部落之一,食物的匮乏也困扰着一个名叫姜姓的部族。 

 长年累月因食物爆发的战争,让这个最大的部落深深担忧着人类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某天,姜姓部落的一位智者发出了疑问。 

 食物最大的获取方式是采集,而一个地方能够供以采集的植物往往是有限的,采集完了就得迁移去其它地方。 

 他通过长年累月地观察植物发现,植物一年年的往复生长循环,正是通过他们所食用的植物果实实现的。 

 一株植物往往能够结出很多果实,那如果采集的时候不将这些果实全部吃掉,而是留下部分种进土里去,来年再来这个地方的时候,会不会就能长出更多可供采集的植物呢? 

 最终,这个时间跨度长达一年,乃至更多年,也最为早期的农业实验成功了。 

 姜姓部落也从此进入了最早期的农耕时代。 

 种植带来几何倍数增加的食物获取,让姜姓部落突破了人口上限,也吸纳了很多部落的加入,发展地越发强大。 

 期间他们一步步完善种植的技术,淘汰掉一些产量低,存活率也不高的作物,最终确定下了最适合种植,也最早期的五谷,麻(麻子)、黍(黄米)、稷(小米)、麦、菽(大豆)。 

 他们还发明了用于翻土耕作的耒耜(用木头为柄,用骨头或石料做成,类似铲子的农具,后又发展出类似锄头和犁的农具)。 

 而姜姓部落为了彻底制止人世间的战争,他们将五谷、种植方法、农具传授给了周边的部落,由此推动了华夏文明正式进入了农耕时代。 

 也是因为这一重大功绩,周边的部落全都为姜姓部落的仁德所敬服。 

 后世也尊称他们为神农氏。 

 而神农氏们因为还传播了火的创造办法,他们的最高领袖又被称之为炎帝。 

 此后神农氏们又在农耕的基础上,探寻着更多的自然之道。 

 不同的植物存在不同的效果,或为药性,或为毒性。 

 在神农氏之前,人们对此并没有完整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