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神农氏

 天幕的这段话提醒了伏羲,以及后面的黄帝、尧舜禹等等历代帝王。 

 历史如果不记载,真的会被遗忘和失传的。 

 后世也将无法有效地知晓,在他们这个时代发生过哪些事,立下过哪些功绩。 

 伏羲看着手中的龟甲,陷入沉思。 

 仅靠后世人的口口相传,不确定性太大,也极容易出现偏差。 

 文字要流传下去,他们的事迹也要流传下去。 

 伏羲遥望向东方。 

 泰山,天幕告诉了他将来会在东方最高大,最巍峨的一座大山上设坛封禅,以祭苍天。 

 他要去找到那座山。 

 将他们这个时代,和他们祖先的哪个时代发生的事,以文字和图形,连同八卦都刻在那座山上,以此永远流传下去…… 

 始皇帝嬴政也是如此想法。 

 但仅仅是泰山封禅留下的信息远远不够,也不够保险。 

 风吹日晒,或者后世某些仇恨他的宵小,都有可能让石刻文字被毁。 

 大秦的律法、大秦的功绩、周朝、商朝、乃至夏朝的历史和功绩都应该被完整地记载下来,并流传后世。 

 最保险的地方…… 

 嬴政望向还未完工的骊山皇陵。 

 这座建造长达数十年的帝王陵墓就是最好的地方。 

 他要将记载所有信息的竹简,连同可能无法实现长生的自己都带到那座陵墓里去。 

 他要设下足够的屏障陷阱,除了有足够能力和继承华夏正统的后世,除此之外任何人,任何朝代都休想打开它。 

 还要带着他最忠诚英勇的秦锐士,以兵马俑的形式一同永远守卫皇陵,直至它被打开的那天…… 

 【上古时期的中原大地上,时常因为食物和获取食物的土地爆发战争。 

 而在距今六七千年前,随着漫长岁月的不断前进,人口已经增加到了相当的地步。 

 庞大的人口,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食物生存。 

 而靠采集和狩猎的食物获取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部落人口的增加,注定是难以为继的。 

 在饥饿的迫使下,各部族之间的战争越发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