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军事

 蜂群般冲锋的队伍,无论冲上前多少都被密集的机枪火力网收割。 

 看着那些军兵成片成片倒下,古人这才理解枪械为什么能成为后世最基础的兵器。 

 秦朝。 

 蒙恬惊叹道: 

 “仅仅几个人操持这等兵器,就能转眼杀掉这么多人!甚至看样子还尤有余力。 

 区区那么小的一颗子弹,竟有如此威力,并且攻击距离这么远,弓弩等兵器完全不能及。 

 这等武器一经问世,那今后军队数量就无法决定战场胜负了。” 

 嬴政:“的确。这样被屠戮的画面一定不能出现在我大秦军队的身上,这等兵器一定要掌握在我大秦手中。” 

 …… 

 明成祖朱棣,道: 

 “我神机营的火器确能做到百步外取敌性命,可一次只能打一发,装弹速度太慢,要形成不间断范围足够大的攻击,往往需要倍于敌军的兵力分三段轮流放铳才行。 

 后世这等接连不断的攻击,是如何靠一杆小小的枪械做到的?” 

 朱棣敲了敲椅子扶手。 

 “今后神机营的火器,一定要往如何连发上去改进。 

 解决了这个,今后天下谁还敢在我大明面前称兵?” 

 …… 

 乾隆咬牙道: 

 “果然是因为火器,我大清所仰仗的骑射再也没有优势了,这才会被后世汉人造反成功。 

 早在我大清刚立国时便知晓火器会对我大清的统治造成威胁,担心人数绝对多于我满族的汉人掌握火器,会轻易推翻我大清,为此秘密处死了所有了解火器的汉人。 

 可没想到我大清还是会因为汉人和火器而亡。” 

 乾隆冷静下来,思索道: 

 “1860年与后世的2023年仅相隔一百多年,如果外国夷狄是靠这样的武器来进犯我大清的话,确实不怪自朕之后的帝王无能。 

 这祸根从大清立国时就埋下了。 

 明朝火器就已经足够可靠了,火铳、火炮、炸药。 

 现如今火器已经被我大清搁置了一百多年,不知道现在追赶还来不来得及。” 

 乾隆跟和珅下令道: 

 “传朕旨意,由工部特设军械所,排除所有汉人工匠在外,按照天幕所示的枪械,试着秘密监造类似如此的火器,不管耗费多少银钱,用多少年的时间,一定要造出来!” 

 …… 

 步枪之后是机枪。 

 国产171式山地重机枪,采用12.7毫米大口径子弹,弹链供弹。 

 一轮扫射,水泥墙标靶直接被打得四散崩碎。 

 基础枪械略做演示后,接下来便是真正的重火力,乃至国之重器。 

 炮弹杀伤半径三十米,一发可轰塌一栋楼的车载榴弹炮。 

 191型车载远程火箭炮,750毫米火箭弹,一辆车只能携带两枚,但是射程足有六百公里,并有卫星制导,以火箭弹堪比导弹的存在,且造价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