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民心是把双刃剑(第2页)

 书房,金能看到他走进

来后立刻起身迎接。

 “立刻发出消息,让秦国准备一些细作,安排身份,本相会让他们以外国友人的身份来赵国做官。”

 郭开解释了一下自己在王宫给赵偃提的两条意见。

 “他一定会同意的,在那些官员真的罢工之后。”

 赵偃那想要赵国强大的心、想要学习秦国的想法没错,可他太急了。

 手中压根没有一支可靠的政治力量,一旦朝廷里那些官员反对,赵国大部分官府都得停摆。

 秦王敢对秦国官员们想罢官就罢官,是因为他用学宫在秦国聚集起了一大批随时等着官位的读书人,他拥有了如今天下过半数的寒门子弟,这些人反倒是期望有哪个不开眼的官员能辞官。

 而且秦王也不是一上来就对权贵动手,是一边杀了两个和国师作对的王叔做威胁,一边用科学院大量商品得来的利益分出去一部分做拉拢。

 可赵国……没这条件。

 所以他断定,赵偃过不了几天,一定会同意自己的意见让自己从六国喊人的。

 但他在六国有个屁的人。

 一旁,金能迟疑了一下:“郭相国,万一赵国民众真的越过当地官府,自发支持战事呢?”

 在战国这个时代,这不是没有可能。

 各国之间已经打了上百年,每一个县的百姓几乎都经历过战事,也知道一旦开战自己需要干什么。

 而如今,赵国大部分军队可都是支持赵偃和李牧的。

 只要一个县内派过去一支军队掌控粮仓和宣传王令,完全可以做到绕过那些地方官,以军队手段动员民众。

 郭开笑了笑:“你是不是在想,万一赵偃真的通过此方法,真的提前秦国一步动员出了百姓的力量怎么办?”

 “正是,这……”

 “这是不可能的。”郭开收起了笑容。

 他虽然不知道秦王是什么想法,可明显秦王和国师对民心的谋划更加高级和深入。

 但即便如此,秦王眼下都没有在秦国用这种激发民心的方式来获得什么,或许主要是因为还没到这个程度,可原因里一定有一条:对民心的把握还不够深。

 赵国只是一个学生。

 还是个内部问题重重且已经引爆的学生。

 国内的那些对此不满的官员也不是傻子。

 老师都不敢用的方法,一个如此的“坏学生”能用成功?

 只怕是到时候,诸如“民众被误导”“权贵借机搞事”等原本被赵王武力压制住的问题会瞬间爆发。

 再说了,就算这些都没发生,这不是还有我吗?

 我郭开在这,他赵偃能办成事?

 听着郭开的分析,金能沉默了,随即拱手听令。

 在这种事上,他确实不是郭开的对手。

 ……

 一侧。

 隐身的李缘看着郭开的侃侃而谈,沉默许久。

 没想到,这片时空里,继嬴政之后第二个想到能利用起人民力量的人,居然是这个奸臣郭开。

 “赵国,完了。”

 李缘给赵国判了死刑。

 人民的力量是把双刃剑,可以对敌爆发出无比强大的力量,也可以对自己爆发出来。

 有郭开在,赵国这场行动注定要失败。

 他闪身离开。

 打算去看看李牧的情况就回去。

 但赵军大营里并没有看到他,反而在距离魏军大营东面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小山谷里找到了。

 这里貌似是通往齐国的道路?

 可为什么赵军确是在面对西边做着战斗准备?

 一切的答案,在他看到西面一支疾驰而来的魏军骑兵后出现了。

 即便李缘是外行,可他也能看出这支魏军骑兵甚至连先锋部队都没有派出,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斥候在大队伍之前。

 这只存在于一种情况,那就是需要支援某个十万火急的战场时。

 “快!加快速度!一定要和齐军汇合!”

 魏军骑兵里,一些将领对着手下的士兵吼道。

 他们接到情报,李牧带着精锐骑兵去截杀齐国大军了。

 作为和赵军交战过的他们,很清楚赵国骑兵的战斗力,而齐军又久疏战阵,还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李牧又可以说是东方六国此时的第一大将。

 五万齐军极有可能被李牧带着三万骑兵直接打崩,那这所谓的支援就成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