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灭大顺之战(22)


 龚广方率部向潼关挺进时,威武军的林剑锋及副将郗宗元各率1千人马分别从淅川、西峡口(今西峡县城)沿着丹江河谷、西峡向商洛山挺进,虎贲军的菅礼耕率4千人马也沿着洛水河谷向洛南挺进。 

 李自成的农民军曾八进八出商洛山。 

 第一次是崇祯六年(1633)十二月初,身为“闯将”的李自成率军10万余众进击湖广的郧阳,在郧阳城受挫后,北上破上津,然后兵分五路进入商洛山,连克山阳、商州、商南、洛南,明军商州守将闫调化被俘后不屈而死,洛南守将段文采战死。李自成占领商州后,向西进入了关中。 

 第二次是崇祯七年(1634),李自成在湖北上津遭明总督陈奇瑜与郧阳抚治卢象升合兵围剿。为避开明军的围攻,李自成率兵误入镇安熨斗至茅坪的车厢峡,诈降后才逃出生天。 

 第三次是崇祯八年(1635年),高迎祥、李自成又率部进入了商洛山。五省总督洪承畴见农民军又回到了商洛山,便想包围他们,令曹文诏由阌乡直入商州。农民军不愿与明军硬拼,就北上突围进入了关中。下半年,高迎祥、李自成在关中作战失利,便一同在华阴南下进入商洛山,经洛南出朱阳关(今卢氏县朱阳关镇)去了河南。 

 第四次是崇祯九年(1636)三月初,高迎祥、李自成在湖广光化的羊皮滩渡过汉江后,到了河南新野,分兵进入了商洛山,李自成率部将闯塌天(刘国能)、蝎子块(拓养坤)等五千余人马从山阳、商州、洛南一路穿过,进入关中盆地后,继续去陕北作战;高迎祥从商南进击商州,未得手也进入了关中盆地。到了秋天,高迎祥被明军俘获,李自成继承了“闯王”。 

 第五次是崇祯十一年(1638),李自成在潼关南原大战兵败之后,率部属刘宗敏、田见秀、高一功、高汝砺、惠登相(绰号过天星)、袁宗弟、李过、张一川(绰号扫地王)、郝摇旗、白鸠鹤、拓养坤(绰号蝎子块)、刘体纯、蓝应诚、刘国能(绰号闯塌天)、陈金斗(绰号一斗谷)、高立功(绰号行横狼)、张胖子(绰号整齐王)、马守应(绰号老回回)等十八骑突围到商洛山,先在洛南石门杜家寨栖息,收拢残兵败将,后转移到商州西部的熊耳山、马莲峪、麻街、野人沟一带,安营扎寨,李自成自己驻军于商州城西16里鼎龙山顶。期间,李自成率部在军岭川打败了郑国栋、艾文彬率领的明军。 

 第六次是崇祯十三年(16si0)年初,李自成从湖广突破左良玉在武关的堵截,进入了商洛山,转战镇安。 

 第七次是崇祯十三年(16si0)八月,李自成在巴东鱼腹山被杨嗣昌率领的明军围困,突围后,趁杨嗣昌部全力进剿张献忠部时,经郧县入山阳、镇安,于十月五日抵商州,十五日拿下了州城,将陕西布政右参议兼理商州道台黄世清俘虏后斩首于众,其余商州官员如商州守将王烈、同知周文炜、学正杨条、训导王猷,中军守备王烈等均被杀。李自成拿下商州城后,又驻屯于鼎龙山顶。此后,鼎龙山顶的营寨被当地人称为“闯王寨”。李自成在湖广郧阳时,发现有成千上万自河南逃荒而来的饥民。他依照以往的经验,大凡灾荒之年、饥渴之地,老百姓濒临死境,如有人登高一呼,不甘死去的饥民必揭竿而起。于是,李自成于十一月出商洛山,进入了河南,此举成就了他的霸王基业。 

 第八次是崇祯十六年东,李自成从潼关进攻西安时,袁宗第、刘体纯、蓝应诚率6万偏师从武关攻下了商州、蓝田,与李自成在西安会师。 

 林剑锋离开淅川后,沿着丹江河谷向西行进了100多里后,来到了丹江与沭河(今称县河)的交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