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汉明曲石
第885章 灭大顺之战(17)
在渭南城,刘宗敏、田见秀率领的大顺军和李定国(即张定国)、艾能奇(即张能奇)率领的大西军正与多铎率领的清军在激战。
刘宗敏率4万大顺军再次赶到潼关城时,潼关城已遭到了清军半个多月的炮击。虽然城内的大顺军趁夜修复,可到最后城内的砖都用完了,只能靠填土来修复城墙。土城墙遭到清军红衣大炮的炮击后,土体有接连崩塌,塌落的土体反而在城外形成了便于清军进攻的通道。清军沿着这些通道纷纷涌入城内,与驻守在城内的大顺军进行搏杀,最后连马世耀、张有曾也战死了,潼关城被清军攻陷。多铎占领潼关后,对潼关进行了tu城。
历史上,李自成、刘宗敏、刘芳亮撤离潼关后,马世耀、张有曾率7000人在潼关坚持了几天,兵败后向清军诈降,还写信给李自成想对清军来个里应外合。马世耀的计谋被多铎识破后,多铎以设宴的借口,骗投降的大顺军将士解除了军械,然后将他们全部杀害。
刘宗敏见潼关城失守后,一边派人回西安报信,一边率部退守华阴。
华阴地区在商朝时属雍州,西周时属豫州。春秋时期属晋国,晋国在此设阴晋邑。战国韩、赵、魏三分晋室后,华阴地区以魏长城为界,东部属魏国,西部属秦国。秦惠文王六年(公元前332年),魏国献阴晋地给秦国,秦国在此设宁秦县,县名为“宁靖秦疆”之意,县境包括了华阴、潼关两地。西汉时期,“宁秦县”因地处华山之北,就将县名改名为“华阴县”。隋朝初年,华阴县县治从阴晋城向西南移迁4里,就成了今天的县城。进入明代后,华阴县属华州。华阴城在元代为土城墙,城周二里九分,嘉靖四十二年知县李冲汉重筑城墙,并将城墙包以砖砌,城周为三里五百二十步。万历五年知县李令承将城墙加厚八尺,墙高二丈二尺至二丈七尺,城墙顶宽一丈二尺,东、西城墙开设有城门,城门上建有城楼。城墙外有深、宽均为八尺左右的护城河,护城河河水引自渭河的支流长涧河。崇祯十六年冬,李自成打败孙传庭,攻陷潼关后,迅速西进,轻取华阴城。
驻守华阴城的大顺军将领是李守信,手下有3千人马。
李守信也是陕西米脂人,弟兄三人,大哥叫李守义,二哥叫李守正,都是李自成的堂叔,后都随李自成加入了农民军。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封大堂叔李守义为赵侯,二堂叔李守正为襄南侯,三堂叔李守信为西河侯。
李守信见刘宗敏率部退到华阴后,忙对刘宗敏说道:“二王爷,华阴城恐怕也守不住。”
刘宗敏见刘守信还是尊称他为“二王爷”,忙问道:“三叔,为啥这么说?”
“我本就没多少粮食,你们又只带了几天的口粮过来,一下子多了4万人马,城内的粮食够吃几天?即使现在去西安城搬运粮食,也来不及了。还有,华阴城墙上只有小炮,没有重炮,对付不了da子的红夷大炮;城外的护城河只有八尺宽、八尺深,敌人能轻易在护城河上填出几条通道来......”
刘宗敏听到这里,心想李守信说的也是实话,就对李守信说道:“你说的有点道理。这样,我让李友带1万人留下,跟你一起坚守华阴城。”
“你呢?”
“我先退往华州。”
“你准备在华州城与da子兵决战?”
“不。我们还是在华阴城与他们决战。”
“你有啥妙计?”
“你在这里做诱饵,让da子兵以为我们兵力不足。袁宗第驻扎在同州,我会派人去联络他的,到时我和袁宗第从外面包抄da子兵。”
刘宗敏率4万大顺军再次赶到潼关城时,潼关城已遭到了清军半个多月的炮击。虽然城内的大顺军趁夜修复,可到最后城内的砖都用完了,只能靠填土来修复城墙。土城墙遭到清军红衣大炮的炮击后,土体有接连崩塌,塌落的土体反而在城外形成了便于清军进攻的通道。清军沿着这些通道纷纷涌入城内,与驻守在城内的大顺军进行搏杀,最后连马世耀、张有曾也战死了,潼关城被清军攻陷。多铎占领潼关后,对潼关进行了tu城。
历史上,李自成、刘宗敏、刘芳亮撤离潼关后,马世耀、张有曾率7000人在潼关坚持了几天,兵败后向清军诈降,还写信给李自成想对清军来个里应外合。马世耀的计谋被多铎识破后,多铎以设宴的借口,骗投降的大顺军将士解除了军械,然后将他们全部杀害。
刘宗敏见潼关城失守后,一边派人回西安报信,一边率部退守华阴。
华阴地区在商朝时属雍州,西周时属豫州。春秋时期属晋国,晋国在此设阴晋邑。战国韩、赵、魏三分晋室后,华阴地区以魏长城为界,东部属魏国,西部属秦国。秦惠文王六年(公元前332年),魏国献阴晋地给秦国,秦国在此设宁秦县,县名为“宁靖秦疆”之意,县境包括了华阴、潼关两地。西汉时期,“宁秦县”因地处华山之北,就将县名改名为“华阴县”。隋朝初年,华阴县县治从阴晋城向西南移迁4里,就成了今天的县城。进入明代后,华阴县属华州。华阴城在元代为土城墙,城周二里九分,嘉靖四十二年知县李冲汉重筑城墙,并将城墙包以砖砌,城周为三里五百二十步。万历五年知县李令承将城墙加厚八尺,墙高二丈二尺至二丈七尺,城墙顶宽一丈二尺,东、西城墙开设有城门,城门上建有城楼。城墙外有深、宽均为八尺左右的护城河,护城河河水引自渭河的支流长涧河。崇祯十六年冬,李自成打败孙传庭,攻陷潼关后,迅速西进,轻取华阴城。
驻守华阴城的大顺军将领是李守信,手下有3千人马。
李守信也是陕西米脂人,弟兄三人,大哥叫李守义,二哥叫李守正,都是李自成的堂叔,后都随李自成加入了农民军。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封大堂叔李守义为赵侯,二堂叔李守正为襄南侯,三堂叔李守信为西河侯。
李守信见刘宗敏率部退到华阴后,忙对刘宗敏说道:“二王爷,华阴城恐怕也守不住。”
刘宗敏见刘守信还是尊称他为“二王爷”,忙问道:“三叔,为啥这么说?”
“我本就没多少粮食,你们又只带了几天的口粮过来,一下子多了4万人马,城内的粮食够吃几天?即使现在去西安城搬运粮食,也来不及了。还有,华阴城墙上只有小炮,没有重炮,对付不了da子的红夷大炮;城外的护城河只有八尺宽、八尺深,敌人能轻易在护城河上填出几条通道来......”
刘宗敏听到这里,心想李守信说的也是实话,就对李守信说道:“你说的有点道理。这样,我让李友带1万人留下,跟你一起坚守华阴城。”
“你呢?”
“我先退往华州。”
“你准备在华州城与da子兵决战?”
“不。我们还是在华阴城与他们决战。”
“你有啥妙计?”
“你在这里做诱饵,让da子兵以为我们兵力不足。袁宗第驻扎在同州,我会派人去联络他的,到时我和袁宗第从外面包抄da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