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汉明曲石
第882章 灭大顺之战(14)(第2页)
李自成对孙守法太熟悉了,他是孙传庭的部将。自己与孙传庭率领的明军作战时,数次与孙守法交过手,也在他手下吃过大亏,最大的一次就是在潼关外的南塬,杀的自己只剩下了18骑逃进商洛山。自己占领陕西后,听说孙守法逃进了秦岭,一直没能抓住他。现在李自成听说孙守法手下还有一支游击队,还封住了子午道,忙说道:“他手下有多少人?”
“不清楚,估计在1千人左右。”
“张献忠在汉中还有几十万人马,孙守法的1千多人是堵不住他的。”说完,李自成对一直没开口的马科说道:“你马上带2万人进入子午道,清剿孙守法,并守住子午道、黑水峪,防止张献忠从子午道来西安。”
马科忙说道:“是。”
李自成又问贺珍:“黎玉田、赵光远呢?”
贺珍告诉李自成:“黎玉田镇守兴安,赵光远在宁羌城已战死。”
“你在凤县、留坝、华阳关、石泉只留了2万人马也太少了。黎玉田又是个文官,不懂军事,恐难以守住兴安。你马上向凤县、留坝、华阳关增兵,你自己去兴安镇守。”
“不要我打da子兵了?”
“有了李定国、艾能奇的10万人马,打da子兵的人暂时够了。你去了兴安后,也要防止明军从郧阳进入兴安。”
“是。”
贺珍、马科离开皇宫后,马科率2万人马进入子午谷。贺珍令部将罗岱率5千人马去凤县、党孟安率5千人马去留坝、郭登先率5千人马去华阳关,自己与部将王文耀、贺宏器率2万人马出西安城,沿着城东南的浐河、库峪河进入了库谷。
从关中平原翻越秦岭进兴安盆地的主要通道除了子午道外,还有位于秦岭东部的库谷道,也称“义谷锡谷库谷道”。
浐河发源于蓝田境内秦岭北麓的月亮石,自源头流出后一直向北流,在西安城东汇入灞河,再流入渭河,全长约120里。浐河的主要支流有库峪河、汤峪河、岱峪河、荆峪河。库峪河自秦岭北麓流出后,在县城东南35里汇入浐河,其在秦岭流经的谷地称为“库谷”。汤峪河在秦岭流经的谷地称为“锡谷”。
在西安城西有条潏水河(今称潏河),发源于秦岭北麓,其主要支流有小峪河、大峪河等,小峪河、大峪河流出秦岭后,汇入潏河。小峪河在秦岭流经的谷地称为“锡谷”(今称小峪谷),大峪河在秦岭流经的谷地称为“义谷”(今称大峪谷)。
人员从西安城出发后,可经锡谷、义谷或库谷进入秦岭北麓,翻越秦岭主脊后,再沿着秦岭南麓的泎水河(今称乾祐河)河谷经乾祐关(今柞水县治)、镇安即可到达兴安盆地东部的洵阳(今旬阳)。由于从秦岭北麓的义谷、锡谷、库谷三条谷地翻越秦岭后,都要合并为同一条道(泎水河谷),因此这条道被称为义谷锡谷库谷道,简称“库谷道”。库谷道原是将产于秦岭的木柴运到西安城的通道,隋唐时期,将库谷道拓宽后,成了商旅从西安进入兴安盆地的最近通道。贺珍、李定国、马科就是从这条道来到西安的。
贺珍率部进入义谷后,令王文耀率5千人马急速赶往石泉。
王文耀,原与李自成一起为农民军张存孟的七队长(李自成是八队长),张存孟投降官军后,他与李自成脱离张存孟,后成为李自成的部将。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后,他曾一度驻守澧州,后弃澧州回到襄阳,随李自成入陕。贺珍率部进驻汉中时,王文耀随贺珍入汉中,成为李自成派驻贺珍部的监军。历史上,16si5年,阿济格率清军进攻汉中时,贺珍投降了清军,并阻击经汉中进入四川的大顺军高一功、李过部。王文耀择机逃离了汉中,来到襄阳,向李自成报告了高一功、李过从汉中撤入湖广的情况。李自成离开襄阳南下后,王文耀率部回到陕西打游击,于16si7年在陕西战死。
“不清楚,估计在1千人左右。”
“张献忠在汉中还有几十万人马,孙守法的1千多人是堵不住他的。”说完,李自成对一直没开口的马科说道:“你马上带2万人进入子午道,清剿孙守法,并守住子午道、黑水峪,防止张献忠从子午道来西安。”
马科忙说道:“是。”
李自成又问贺珍:“黎玉田、赵光远呢?”
贺珍告诉李自成:“黎玉田镇守兴安,赵光远在宁羌城已战死。”
“你在凤县、留坝、华阳关、石泉只留了2万人马也太少了。黎玉田又是个文官,不懂军事,恐难以守住兴安。你马上向凤县、留坝、华阳关增兵,你自己去兴安镇守。”
“不要我打da子兵了?”
“有了李定国、艾能奇的10万人马,打da子兵的人暂时够了。你去了兴安后,也要防止明军从郧阳进入兴安。”
“是。”
贺珍、马科离开皇宫后,马科率2万人马进入子午谷。贺珍令部将罗岱率5千人马去凤县、党孟安率5千人马去留坝、郭登先率5千人马去华阳关,自己与部将王文耀、贺宏器率2万人马出西安城,沿着城东南的浐河、库峪河进入了库谷。
从关中平原翻越秦岭进兴安盆地的主要通道除了子午道外,还有位于秦岭东部的库谷道,也称“义谷锡谷库谷道”。
浐河发源于蓝田境内秦岭北麓的月亮石,自源头流出后一直向北流,在西安城东汇入灞河,再流入渭河,全长约120里。浐河的主要支流有库峪河、汤峪河、岱峪河、荆峪河。库峪河自秦岭北麓流出后,在县城东南35里汇入浐河,其在秦岭流经的谷地称为“库谷”。汤峪河在秦岭流经的谷地称为“锡谷”。
在西安城西有条潏水河(今称潏河),发源于秦岭北麓,其主要支流有小峪河、大峪河等,小峪河、大峪河流出秦岭后,汇入潏河。小峪河在秦岭流经的谷地称为“锡谷”(今称小峪谷),大峪河在秦岭流经的谷地称为“义谷”(今称大峪谷)。
人员从西安城出发后,可经锡谷、义谷或库谷进入秦岭北麓,翻越秦岭主脊后,再沿着秦岭南麓的泎水河(今称乾祐河)河谷经乾祐关(今柞水县治)、镇安即可到达兴安盆地东部的洵阳(今旬阳)。由于从秦岭北麓的义谷、锡谷、库谷三条谷地翻越秦岭后,都要合并为同一条道(泎水河谷),因此这条道被称为义谷锡谷库谷道,简称“库谷道”。库谷道原是将产于秦岭的木柴运到西安城的通道,隋唐时期,将库谷道拓宽后,成了商旅从西安进入兴安盆地的最近通道。贺珍、李定国、马科就是从这条道来到西安的。
贺珍率部进入义谷后,令王文耀率5千人马急速赶往石泉。
王文耀,原与李自成一起为农民军张存孟的七队长(李自成是八队长),张存孟投降官军后,他与李自成脱离张存孟,后成为李自成的部将。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后,他曾一度驻守澧州,后弃澧州回到襄阳,随李自成入陕。贺珍率部进驻汉中时,王文耀随贺珍入汉中,成为李自成派驻贺珍部的监军。历史上,16si5年,阿济格率清军进攻汉中时,贺珍投降了清军,并阻击经汉中进入四川的大顺军高一功、李过部。王文耀择机逃离了汉中,来到襄阳,向李自成报告了高一功、李过从汉中撤入湖广的情况。李自成离开襄阳南下后,王文耀率部回到陕西打游击,于16si7年在陕西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