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收复河南(4)


 龚广方占领郑州后,率部扫荡了荥泽(今广武镇)、荥阳、汜水(今荥阳市汜水镇)等县城,然后来到了巩县(今巩义县),在这里补充煤炭。 

 在西周时期,巩县属于“巩伯国”,战国时期,秦国占领这里后,置“巩县”,意为“山河四寨,巩固不拔”。北齐时期曾废“巩县”,隋朝复置“巩县”。宋、金、元、明沿置“巩县”。 

 明代河南的登封、巩县、孟津、新安等县已开采煤矿,其中巩县在汉代就已开采煤炭,用来冶铁。到了明代,巩县的煤炭开采主要在县城南30里的涉村镇,有十几座煤窑,因此虎贲军就在巩县补充煤炭。在后世,荥阳、巩义地区的煤田称为“荥巩煤田”,探明的煤炭储量为8.97亿吨。而位于偃师、孟津、巩义、荥阳及洛阳市诸县的煤矿又被称为偃龙煤田,因此“荥巩煤田”是“偃龙煤田”的一部分。 

 虎贲军在巩县补充煤炭时,顺便休整了几天,然后攻向了洛阳、孟津。 

 洛阳城始建于西周时期,当时称为周王城,城址在今洛阳城西。春秋战国时期,秦庄襄王(秦始皇之父)在今洛阳城东15公里处建洛阳城,西汉刘邦初建都于此。进入隋朝后,废弃了旧城,建新城,此后隋、唐都曾以此为都城。进入明代后,于洪武六年(1373年)进行了修建,城墙用青砖包砌,城周八里三百四十五步,高四丈,开设四门,东为建春门,南为长夏门,西为丽景门,北为安喜门,城门上都建有城楼。城外有宽三丈,深达五丈的护城河。 

 李际遇降清后,多铎接收了他的部队。多铎去潼关之前,对李际遇并不放心,令汉岱为监军,实际上李际遇做不了主。汉岱、李际遇去了郑州后,由留守的清军将领屯齐、姬之英镇守。 

 屯齐,努尔哈赤二弟舒尔哈齐的孙子,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生,从15岁起就随军作战,多次随皇太极、阿济格、济尔哈朗、多尔衮进攻大明、蒙古、朝xian、索伦部。去年随多尔衮入关前晋升“贝子”,在山海关打败李自成后,又随多铎追击大顺军。这次随多铎渡黄河后,多铎考虑到洛阳的重要性,就令他随汉岱镇守洛阳,顺便监视李际遇。 

 姬之英,与于大忠、申靖邦、周如立一样,原来也是登封地区一个寨堡的堡主,后来投靠了李际遇,成了李际遇手下的部将之一。 

 汉岱、李际遇带了5万人马去了郑州后,渑池、新安、宜阳、偃师、巩县等地都只剩下五六百人防守,唯有洛阳和孟津还有几千清军。屯齐、姬之英从斥候那里得知汉岱、李际遇在郑州被灭了后,大吃一惊,心想汉岱、李际遇、吴守进的5万多都被人家灭了,自己手下只有几千人马,怎么和他们打?还是去函谷关吧,依靠那里的地形来阻挡明军,于是赶紧率部逃往函谷关。他们在逃跑前,派人去孟津,通知驻孟津的清兵赶紧到函谷新关集结。 

 龚广方、桂栋材、段廷欢进入洛阳城时,虎贲军千总府晋番率部来到了孟津,发现孟津城内已没有清兵了,经询问城内的老百姓,才知道城内的清军都去了黄河边。于是府晋番率部追到了黄河边,发现岸边、河上果真有几千清军。虎贲军用燧发枪击毙了岸边的清军后,只剩下河上的清兵了,他们正踩着河面的冰慌忙逃向北岸。府晋番见后冷笑一声,下令架起步兵炮,炮击冰层。 

 驻孟津的清军得到屯齐的通知后,心想要是随屯齐去函谷新关的话,黄河北岸就空虚了,于是他们没有逃往函谷新关,而是逃往了黄河北岸。 

 黄河孟津段的冰层厚度在这个小冰河时期的厚度可达70厘米,多铎渡过黄河后,部队的粮草主要靠洛阳及黄河北岸的怀庆府补给,从怀庆府来的粮草、兵员就靠踩冰渡河到孟津,因此清军在黄河边、孟津建有补给站。现在尽管已开春,黄河冰层已开始融化,但至少还有50—60厘米,清军就踩在冰层上逃往北岸。 

 厚厚的冰层遭虎贲军的炮击后破裂了,逃跑的大部分清军掉进了冰冷的黄河水中,即使他们没被炸死,也会活活冻死,成为一具具“冻尸”,沉入河底,最终葬身鱼腹,或在黄河凌汛来后,被冲向下游。 

 府晋番占领孟津后,没有去洛阳去主力汇合,而是驻守在了孟津,防止黄河北岸的清军渡河来夺回孟津。 

 龚广方在洛阳城安抚百姓时,一个军官来报,在龙门石窟抓住了几个在佛像上偷刮金粉的盗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