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活捉多尔衮(12)(第2页)
崇祯十四年(16si1年),朱廷焕出任大名府知府。他是山东单县人,崇祯七年(1634年)考中进士,初授工部主事,后任杭州府知府、泸州府知府。崇祯十五年,阿巴泰率清军入关劫掠时,鄂硕率部攻打大名府城,被朱廷焕组织军民击退。去年三月,刘芳亮东进,刘汝魁率部进攻大名府城时,因城内军民的坚决抵抗,屡攻不克,后刘芳亮收买了城内的叛tu后,才攻破大名城,朱廷焕被杀。
大顺军占领大名府后,也任命了大名府府尹、防御使。去年六月清军游击戴兴、都司刘圣宗进攻大名府城时,大顺军大名府
防御使张景辰因兵力不足,率大顺朝大名府官员逃离了大名城,驻守大名府的大顺军大多是投降了刘芳亮的明军,他们见张景辰逃走后,就投降了清军。清军占领大名府后,多尔衮任命戴兴为大名兵备道使,刘圣宗为大名府总兵。
不过,多尔衮暂时还没任命大名府知府、同知,只任命了王陟宦任大名府通判,由他代行知府之职。
戴兴、刘圣宗见京卫军包围了大名府城后,心想手下有6千人马,便想学朱廷焕那样坚守城池。但大名府城四个城门外都是大石桥,京卫军用坦克对准城门、城楼开炮,炸毁了城门、城楼,炸死了戴兴、刘圣宗,随后将坦克、装甲车开进了瓮城,将守在瓮城内的清军碾成了肉泥,接着将坦克、装甲车开进内城,封锁了上城墙的马道。城外的京卫军士兵也用燧发枪将城墙上露头的清军一一击毙。余下的清军因戴兴、刘圣宗被炸死后群龙无首,纷纷选择投降。
清廷大名府通判王陟宦被抓获。王陟宦是辽东人,清朝自己培养的贡生。后来,王陟宦被送到库页岛,成了煤矿矿工。
刘肇基、彭汝器、邓祜占领大名府城后,继续北上120公里后,来到了永平府城(今广府镇)。
广平府在春秋战国时期属曲梁侯国,秦汉时期曲梁县,南bei朝时期曲梁县并入广年县,但县治在曲梁城。隋朝时期为避杨广之讳,将广年县改名为永年县。元代设广平路,治所在永年城。明代改广平路为“广平府”,府治也在永年城。永年城原来没有护城河,成化年间知府李进开凿河道,将滏阳河水引入城内,就有了护城河。永年城城墙原为土城墙,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知府陈俎调集九县民工,历史十三年将土城墙包以砖砌,城周九里十三步,城墙高三丈六尺,厚二丈四尺,设有四座城门,东为阳和门,南为阳明门,西为保和门,北为贞元门,每个城门上筑有城楼,城门外还有瓮城。
去年,大顺军进攻广平府时,广平府的明朝地方官员、将领都跑光了,居住在广平的原通州总兵张汝行被推举为代表,在郊外三十里迎接刘芳亮,后来张汝行被大顺朝任命为广平知府,翟凤耆为防御使。张汝行出任广平府知府后,与翟凤耆一起镇ya了肥乡县士绅宋汤齐、郭珩、王拱辰发动的反大顺朝斗争。李自成退出北京后,大顺朝永平府的大多数官员跟着退往了河南,而张汝行继续留在广平府城,宣布效忠大明。清军南下后,张汝行又投靠了清军,成了清廷广平府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