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决战前夕(7)(第2页)
后来,庆王府的宗室与陈之龙等人被送到了漠北图拉河,做了砂金矿的矿工,成了大明国在漠北图拉河流域的第一批汉人移民。
衮布占领宁夏后,率部杀向了固原。
明正统十年(14
45年),置固原巡检司。成化五年(1469年),设固原卫。弘治十五年(1502年)设固原州,随后置“镇”,称为边关重镇。万历年间对固原城进行重建,历经十年才建成。建成后的固原城分为内、外两重城墙,内城墙周长九里三分,高三丈五尺,底宽三丈八尺,上宽二丈二尺。外城墙周长十三里七分,高三丈六尺,底宽、上宽同内城墙。李自成进入陕西后,逃到固原一带的白广恩投降了大顺军。白广恩投降了李自成后,先劝降了陈永福,后又劝降了高汝利、左光先、牛成虎,最后劝降了明军固原总兵郑嘉栋。由于白广恩有功于李自成,就被李自成任命为固原总兵。
白广恩初为盗匪出身,后被洪承畴招安,成为曹文诏的部将,在镇ya流寇的战斗中屡立战功,积功至蓟州总兵。崇祯十四年(16si1年)随洪承畴参加松锦会战时,他与吴三桂、马科、唐通、王朴等逃出重围,但他的儿子白良弼被清军俘虏。多尔衮率清军入关,阿济格来到大同后,就让白良弼给他父亲写信,让他投靠清军,也就是说白广恩已经与清军暗通款曲。
由于衮布是打着多尔衮的旗号进攻固原的,白广恩见蒙古兵到来后,以为是清军来了,当即打开城门,迎接衮布进城。衮布进城后,以请客为名,逮捕了白广恩及其下属军官。
白广恩被逮捕后,被送给了陈子龙。陈子龙遵照南京的命令,将白广恩砍了头,把其他军官送到了阿尔泰山开采砂金矿。
衮布将俘虏的大顺军打乱后,编入自己的部队,然后杀向平凉府。
在代州(今代县)东北的夏屋山(今称草垛山),一支2千人的部队正在赶往雁门关。
率领这支部队的是铁血军军官竺碧波。竺碧波随冯元飚到达旅顺后,参加了收复辽东的战斗。陈子龙率关宁军西进时,竺碧波也来到了张家口一带,与关宁军一起袭击清军在独石口、张家口、瓦窑口堡的清军。半个多月前,他接到来自苏州的命令,让他率部进入山西,占领雁门关后,与令狐强率领的部队会合,然后去太原打击清军、大顺军。
竺碧波得令后,就与关宁军吴志葵部一起进攻瓦窑口堡。
清军驻守瓦窑口堡的将领是阿巴泰的次子博和讬,前年随父亲入关劫掠时,曾在北直隶、山东犯下过滔天罪行,那时他命好,被他逃回了关外,可这次他再也逃不了了,关宁军的炮火将他炸得粉身碎骨。
关宁军占领瓦窑口堡后,竺碧波率部离开瓦窑口堡,渡过南洋河(也称雁门水),进入了镇虏卫东南的阳门山。
阳门山也称断云山、伏鹿山,属于阴山山脉的南支,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海拔在1200米左右,山中有很多条山谷可以穿越。
竺碧波率部穿越阳门山后,来到了桑干河边。
桑干河是无定河(今称永定河)的上游,相传每年桑葚成熟的时候河水会干涸,因此得名“桑干河”。在这个冬季,河面上结了厚厚一层冰,可以走人、行车。
竺碧波率领的铁血军沿着桑干河一路西进,干掉了十几个清军哨所,来到了应州(今应县)。
驻应州的清军得知有明军来后,就派出了500名骑兵拦截。在清军以往的经验中,500名骑兵足够对付2000名明军了,谁知这次他们碰到的是硬茬子,还没接近明军就被打死了200多人,吓得其他清军连忙逃回了应州城。
竺碧波击退应州的清军后,沿着桑干河继续西进,很快就来到了山阴县。不知天高地厚的山阴县500名清军也来拦截铁血军,被铁血军团灭。
山阴县的南部就是夏屋山(今称草垛山)。夏屋山是恒山的支脉,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海拔1396米,山上长得树木不多,倒是长了很多草,因此是个天然牧场。夏屋山的西边是勾注山(今称雁门山),夏屋山、勾注山形成的峡谷中流淌的就是雁门河(今称广武口河)。雁门河的北边是广武营、广武城,南边就是雁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