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孟艮府(第2页)

 入秋后,刀召西的病越来越重,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就关照儿子刀罕勒,待自己百年之后,找个机会去一趟昆明,再次归附大明。 

 刀召西去世后,刀罕勒果真奉父亲遗命,赶到了昆明。吴兆元、沫天波、茅苇山见刀罕勒亲自来到昆明,赶紧通过大华公司提供的电台请示了南京方面。南京方面很快回电,封刀罕勒为车里司宣慰使,并指示趁机拿下孟艮府。 

 几天前,明军兵不血刃地进入了车里司,并在景东土司陶垐的率领下,向景洛(今打洛)挺进。 

 在傣语中,“景”(jie)是“城镇”之意,“东”(dong)是“平地”、“坝子”之意。“景东”在元代称为“勐谷”。 

 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进入云南后,“勐谷”地区的傣族人率先归附了大明,朝廷在其地置“景东府”,命土司俄陶任土知府。俄陶借助明军力量,将势力扩展到了澜沧江以西地区。 

 洪武十八年(1385年),“勐卯”地区的傣族人见明军退去后,就恢复了傣族联盟国家“勐卯龙”(即麓川国),并攻打景东府。俄陶不敌,逃到大理府的白崖川(今弥渡坝)。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沫英率明军击败麓川国,并在景

东驻军。俄陶回到景东后,改姓“陶”。俄陶为了明军屯守,不仅让出上万亩肥田供明军耕种,还将景东城让明军进驻,自己则迁往川河对岸的凤山另建府邸。 

 洪武三十年(1397年),“俄陶”去世后,由其子陶幹袭位。 

 宣德三年(1428年),麓川思任法经多年养精蓄锐后,再次反叛大明。 

 宣德五年(1430年),陶幹去世,其子陶等袭位。陶等袭位后,“勐谷”所辖的勐缅、勐梳屡遭“麓川”的侵扰,陶等就干脆求朝廷在勐缅地区设“勐缅长官司”,隶景东府。 

 宣德六年(1431年),大侯州土知州刀奉罕侵居勐缅地,黔国公沫晟令刀奉罕退出勐缅。 

 正统五年(1440年),麓川国占领了勐蜡(今盈江)、勐底(今梁河)、勐勉(今腾冲)、勐赫(今龙陵)、勐掌(今隆阳)。 

 正统六年(1441年),朝廷派定西伯蒋贵为将军,兵部尚书王骥提督军务,发兵15万,三征麓川。那年,景东府土知府陶等去世,其子陶赞袭知府位,陶赞率傣族士兵随明军征讨麓川,为大明平定麓川立下了赫赫战功。 

 万历十一年(1583年),景东土知府陶淞率军参加对缅甸的战争,取得了铁索米鲁、那鉴、安铨、凤继战役的胜利。 

 万历十八年(1590年),景东土知府陶明卿率傣族士兵与反叛的贵州水西州安邦彦土司激战,为大明平定贵州之乱立下了大功。 

 到了崇祯年末,景东府由陶垐担任土知府。 

 景东府的傣族士兵跟随明军南征北战,分散到了云南各地,他们是汉化程度最高的傣族人。 

 剪彩仪式后,沫天波指着码头边的明军士兵,对刀罕勒说道:“车里司屡次遭到缅甸人的进攻,为了保护你的安全,他们将留在景龙。” 

 刀罕勒明白了,朝廷要在车里司驻军了,于是说道:“我马上搬出景龙城,让大军进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