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大闹北京城(4)(第2页)
“通州守军替一批来自南方的商人保管了一艘机器船,你去看看。”
“我在松江府见过很多机器船了。”
“不是让你简单地看,而是要仔细地看。看完后,试着仿制一台蒸汽机。”
“能把这艘机器船扣押下来吗?”
“我们要是扣押了这艘机器船,今后南方的商人还敢与我们做生意吗?”
“那允许我拆解这台蒸汽机吗?”
“可以。不过事后你得把机器重新组装好。”
“遵命。”
多尔衮见事情处理地差不多了,就站起身来,对毕方济、潘国光说道:“现在,我任命你俩为钦天监监副。”
毕方济、潘国光一听,汤若望的钦天监监正是正五品,钦天监监副是正六品,也就是说他俩成了大清国的高级官员了,忙跪下说道:“谢摄政王隆恩。”
“从今天起,你们要协助汤爱卿炼制焦炭、钢铁,研制枪管、炮管、新式火药、蒸汽机。”
“遵命。”
3人退出紫禁城后,毕方济问汤若望:“你干吗不给摄政王说说大明训练60万新军的事?”
汤若望说道:“要是我说了,摄政王就会让我们在一个月之内搞出新的枪管、钢管、火药、蒸汽机,我们能搞出来吗?”
“那肯定搞不出来。半年内能搞出一种就已经不错了。”
“既然知道短时间内搞不出来,还给摄政王说大明训练60万新军的事,哪不是自找死路吗?”
“那我们怎么办?”
“赶紧捞钱呗。”
“捞钱?”
“本来我们钦天监是最没有油水的部门,既然摄政王让我们研制新式武器、机器,我们干吗不趁机申请大额拨款?”
“你的意思是把朝廷拨下来的钱两,一部分用于研制,一部分装进我们自己的腰包?”
“聪明。等明军反攻时,我们赶紧跑路,回国内去。靠我们掌握的知识,回国内后,一样可以赚大钱。”
“还是汤大人英明。”
“这个事只能限我们3人知道,不得泄露出去。”
“明白。”
紫禁城内,多尔衮见汤若望、毕方济、潘国安离开后,关照手下赶紧去书店买《本草纲目》、《天工开物》。以前他听说过有这两本书,可还没读过,这次听汤若望又提起这2本书,就准备仔细研读一番。
几天后,董懿在灯市街的店铺在鞭炮声中开张了。来看热闹的市民把店铺围了个水泄不通,采购着他们看中的物品。
人群中,杨士骧陪着史可程的夫人和管家韩大忠在店铺里参观着。
史可法有4个弟弟,分别叫史可程、史可传、史可鉴、史可尊。史可传一直随史可法在军中任职。自史可程于崇祯十六年(16si3年)考中进士后,史可鉴、史可尊就随史可程在北京居住。这次史可程独自去了南京后,史家在北京就由史可程的夫人掌家。
杨士骧经常去史可程家量身做衣,自然与史夫人、史可鉴、史可尊及史家管家韩大忠熟识。今天他知道董懿的店铺要开张后,就带着史夫人、韩大忠来店里转转。
史夫人早就用过大华公司生产的火柴、菜刀、蜡烛、手电筒,家里甚至还有从周奎那里买来的座钟、照相机,不过她更喜欢大华公司生产的香水、胭脂、眼影、润肤膏等化妆品,于是她在店铺里卖化妆品的专柜前,仔细地挑选着化妆品,听着“店员”介绍着这些化妆品的功能、使用方法。她觉得很奇怪,这些“店员”都是男的,怎么对女人用的东西这么熟悉,难不成他们的老婆也经常使用这种化妆品?
史夫人买了化妆品后,来到衣柜前,看中了一件紫色貂皮大衣。平时说的“紫貂皮大衣”是用黑的发紫的“紫貂”做的,而这件“紫色貂皮大衣”是真正的“紫色”,且是几乎拖地的长貂皮大衣,售价200两银子。
在满人入关前,在北京一件长貂皮大衣至少要卖到250两银子。满人进关后,进入京城的皮毛多了,貂皮大衣的价格也下降了不少,长貂皮大
衣的价格在190-230两银子之间,短貂皮大衣的价格在80-120两之间。像这种真“紫色”的长貂皮大衣才卖200两银子,确实不贵。
史夫人刚想让韩大忠付钱,杨士骧走上前来,问店员:“大衣还能便宜点吗?”
店员说道:“我们这里的价格已经够便宜的了,你还要优惠?”
“你们是从苏州来的吧?”
“嗯。”
“我也是从苏州来的。我们苏州人做生意历来喜欢讨半价,100两银子,行不?”
“早知道你是苏州来的话,我开价200两银子就亏到家了。”
“这我不管,反正你开过价了,我还价100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