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大闹北京城(4)
紫禁城内,汤若望带着毕方济、潘国光来到了多尔衮面前。
多尔衮望着跪在地上的3人,问汤若望:“这2位就是在南方传教的神父?”
汤若望说道:“是的。他俩就是毕方济、潘国光。”
“听说他们掌握了新式武器的技术?”
“回摄政王,不能说是掌握,但有了新的发现。”
“有啥新的发现?”
“明军的枪管、炮管真的是用精钢做的。”
“我们不是也能炼钢吗?”
“他们的炼钢术与我们的不同,他们是用焦炭炼钢的。”
“焦炭?我们不也有焦炭吗?”
“他俩说我们的‘焦炭’是闷焦,他们的‘焦炭’才是真正的焦炭。”
“有啥区别吗?”
“我们的闷焦杂质太多,炼不出纯正的焦炭。”
“你能炼出他们那种焦炭吗?”
“毕方济、潘国光参观过他们的炼焦厂,给他俩时间的话,应该可以。”
“那就让他俩试着给我炼焦。”
“是。”
“有了焦炭,就能炼出‘精钢’?”
“他俩说,明军做枪管、炮管的钢中还加入了其它东西,强度特别高,不易炸膛。”
“加入了什么东西?”
“他俩打听了几次,好像在钢中加入了叫‘镍’和‘铬’的东西。”
“‘镍’和‘铬’?”
“‘镍’就是汉人说的‘白铜’,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都记载着怎么用砒矿炼‘白铜’。至于‘铬’,据说是从一种叫‘铬铁矿’的矿物中提炼出来的。”
“你翻译的《坤舆格致》里有这种矿物吗?”
“没有。”
“白铜在市面上就可以买到。你们炼出焦炭、钢后,马上用钢与白铜,试着做枪管、炮管。‘铬’这种东西暂时就不管它了。”
“是。”
“还有,他们的火药呢?”
“他们的火药是用硝酸做的。”
“硝酸?”
“就是我翻译的《坤舆格致》里的‘?水’。”
“‘?水’就能做炸药?”
“‘?水’与草木灰放在一起,就能提取硝石,所以能做炸药。”
“那明军使用的火药与我们使用的火药有啥不同,不都是黑火药吗?”
“他们的枪炮使用的不是黑火药,而是用,用......”
“用什么做的?”
“毕方济说,明军的火药是用硝酸和棉花做的。”
“什么,棉花能用来做炸药?毕方济,你不会是来我这里骗人的吧?”
毕方济听后,忙伏在地上,说道:“摄政王大人,草民不敢胡说八道。”
“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苏州有所乐益学校,学校里聘用了2个从葡萄牙来的音乐老师,他们经常来我的教堂做祈祷。我就是从他们那里听来的。”
“学校的音乐老师怎么会知道怎么做火药?”
“这所学校不是普通的学校,是专门给大明国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学校,他们的校长就是传说中的‘刘半仙’,也就是大明国大华公司的总经理、原大明皇帝朱由检的义子刘云龙。大明国所有的新技术都来自这个刘云龙,就是他带了几十个人进了北京城,救出了朱由检。”
这下,多尔衮明白了,原来这个叫“刘云龙”的不仅掌握了大明国所有的新技术,还能带兵打仗,救出了大明皇帝朱由检。看来这所叫“乐益学校”的音乐老师还真的多少懂点做火药的事,于是继续问道:“他们和你说了什么?”
“有一次,一个叫阿斯福诺的老师来我教堂做礼拜,我偶然问起这个事。他说在他们学校的实验课教程中有使用浓硝酸、棉花做无烟火药和使用白砂糖与黑火药做混合火药的教程。当我想详细询问时,他没再说下去。”
“能搞到这种教材吗?”
毕方济摇摇头,说道:“那种教材属于机密,不许带出校门。我试着让阿斯福诺带几本保密教程出来,都被他拒绝了。”
“你能做硝酸吗?”
“《坤舆格致》里有制作硝酸的过程,这不难。”
“那个用棉花做的‘无烟火药’、白砂糖做的‘混合火药’呢?”
“这需要做很多次试验,短则半年,长则数年。”
“南方的机器船见过吗?”
“见过,潘国光还专门研究过。”
多尔衮就问潘国光:“你研究过机器船?”
潘国光忙说道:“是的。机器船的关键是蒸汽机。”
“蒸汽机?”
“他们把专门烧开水的机器称为‘蒸汽机’。”
“烧开水还要用机器?”
“这不是普通的烧开水。它是把水烧开后冒出的蒸汽先用钢板封起来,蒸汽越多,气压越高,然后用一个阀门把蒸汽放出来,就产生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