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大闹北京城(2)


 马车到了通州城门口后,看到几个清兵在推搡着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一打听,原来自通州成了货物集散地后,值守城门的清兵就打起了商人的主意,凡进出城门的商人,都要交钱才能通过。这个小伙子自称不是商人,只是来北京探望好友,路过通州,见守城门的清兵向他要钱,他硬是不愿交钱。守城的清兵拿不到油水,就和他争执着,不许他出城,声称如不交钱,就要杀了他。 

 董懿听那小伙子的口音像是南方人,决定帮他一把。他走到清兵面前,问清兵头目:“军爷,我们要出城门,请问每个人要多少钱?” 

 清兵头目说道:“每人一个铜板。” 

 董懿就拿出25个铜板,指着那小伙子,问道:“这个小伙算我的,行吗?” 

 清兵头目收下铜板后,说道:“行”,然后对小伙子说道:“以后没钱就别出门。” 

 小伙子说道:“我到了京城也要告你们。” 

 董懿拖了他一把,说道:“走吧,别和军爷过不去。” 

 出了城门后,小伙子对董懿说道:“你就不该给他们钱。” 

 董懿说道:“你和当兵的说什么理?”然后问道:“看你穿的这么齐整,该不会真没钱吧?” 

 “谁说我没钱?我只是觉得他们毫无道理,不愿给钱而已。”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铜板,对董懿说道:“我也不愿欠你的人情,我把钱还给你。” 

 “算了,一个铜板而已,你也别放心上。听你的口音,是从浙江来的吧?” 

 “嗯,我是绍兴人,叫姚启圣。请问贵姓,叫什么?” 

 “免贵,姓贾,叫观海。” 

 “听你的口音,是从苏州来的?” 

 “是的。你去北京的话,不如坐我们的车,和我们一起走吧。” 

 “行。” 

 上车后,董懿问道:“你来北京看望好友?” 

 “我在北京哪有好友。” 

 “那你来北京干吗?” 

 “家里待不下去了。” 

 “怎么会呢?” 

 “家里几千亩地都被分给了穷人,我不服,所以我来北京看看有没有机会。” 

 董懿一听,心想原来今天遇到的是绍兴府的大户人家,这个人不仅反对土改,还想来北京投靠清军。早知如此,还不如让他在通州被清军欺负,甚至杀了算了。尽管董懿的心里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但想着既然帮了他,看看能不能试着让他回头,于是说道:“官府分了你家的地,你家里没拿到钱吗?” 

 “官府打的是白条,说是年底把钱给我家,鬼才信呢。” 

 “年底官府收取税赋后,肯定会把钱给你家的。” 

 “即使官府把钱给我家,我家今后吃什么?” 

 “官府没给你家留几十亩地吗?” 

 “留是留了,可这些地也太少了,而且长工没了,丫鬟没了,雇个佣人还得花钱,你说还能与以前相比吗?” 

 “大家平等了,没有奴婢和主子之分,不是蛮好吗?” 

 “我凭啥要和这些穷人平等?穷人就该八辈子受穷。” 

 “你这话说的有点过头了......你想继续过荣华富贵的生活,可以把官府给的地款存钱庄,或投资工业、商业呀,不照样赚钱吗?” 

 “你说的理倒是不错,可我就想不通,我家的地凭啥要分给穷人?等我带着清军杀到绍兴,非把我家的地夺回来不可。” 

 “你就这么空着手来北京,大清会要你吗?” 

 “谁说我空着手的?我和你说,大华公司在绍兴不是办了很多厂吗?我偷偷掌握了大华公司的很多工艺和配方,就凭这些,大清就不会亏待我。” 

 董懿听后心中一惊,心想姚启圣是铁了心要投靠满清,还要把大华公司的机密材料出卖给他们,于是决定找个机会做了他。 

 马车一路向前,路过以前设有地道口的房子时,见屋子里都有人,也就没有去打扰他们,继续向前赶路。又走了十几里路后,距北京城还有5里路,大家来到路边的一栋屋子前。屋子前有人摆了茶摊,茶摊前有2个人在那里歇脚喝茶。董懿和姚盘林对望了一下,决定先去喝茶,借机看看这栋屋子被谁占了,地道口有没有被堵住。 

 当年岑仲林在北京挖地道时,包可弘在通州至北京之间买了20块地,用于将挖地道的土方运出来,同时也作为地道的通气口。这栋屋子曾经是城外地道中距京城最近的一个通道口。 

 茶摊摊主是个50多岁的汉子,不过可能历经沧桑,外貌看上去快60岁了,他见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客人,一边招呼着大家坐下,一边问董懿:“大掌柜,喝茶吗?” 

 董懿说道:“对,先给我们每人一碗茶暖暖身子。掌柜,你这里除了卖茶,还有啥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