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大闹北京城(1)


 董懿率20名铁血军士兵化装成商人,坐船离开苏州,随行的还有当初与高紫宸一起在北京挖地道的姚盘林。 

 他们到了济宁后,天空飘起了雪花,运河开始冰冻,好在货船自带破冰滚轮,能够继续北上。董懿在济宁补充了些粮食一路北上,经聊城、临清、德州、沧州后,来到了天津三岔河。“三岔河”是南运河、子牙河和大清河的交汇处,清军在这里有个检查站。董懿看到码头上有位清军高官在注视着自己这艘蒸汽机船。 

 清军占领北京后,规定凡从大运河进北京的货船,都必须在天津三岔河、河西务、通州接受检查,也就是说天津是第一道关口。 

 站在码头上看着机器船的高官就是大清国天津总督骆养性,他是例行来三岔河巡视的。 

 骆家从洪武年间就世代从军,世袭锦衣卫。天启三年(1623年)骆养性袭其父职,以锦衣卫百户长身份入职锦衣卫南镇抚司。崇祯二年(1629年)升为南镇抚司佥事,崇祯十年(1637年)升为锦衣卫都督佥事,崇祯十五年(16si2年)升为锦衣卫都督同知,后被周延儒推荐为锦衣卫指挥使。但骆养性与周延儒并不同心,去年他向朱由检举报了周延儒在通州谎传捷报的事,周延儒被处死,监刑的正是骆养性。骆养性因举报周延儒,被升为锦衣卫左都督。谁知,三个月后,李自成就攻入了北京,他手下的锦衣卫大多不战而降。刘宗敏在北京对原大明官员“拷掠”时,骆养性交了3万两银子才被放出来,但他的二个弟弟骆养心、骆养志还是被刘宗敏折磨而死。他被刘宗敏放出来后,才知道朱由检一家被一支来自南直隶的部队救走了。李自成退出北京时,骆养性联络旧部,四处偷袭、暗杀留守的大顺军将领,重新控制了北京城,也保住了北京城的几处城门、紫禁城的几个宫殿。多尔衮进北京时,他与吴惟华率在京城的原大明官员出城五里迎接,才发现来的并不是朱由检,而是多尔衮。骆养性回到北京后,在午门外大哭一场,遂向多尔衮投降。 

 骆养性降了多尔衮后,由于多尔衮无意于再设锦衣卫,于是令骆养性到天津,担任大清国的第一位总督。 

 骆养性到天津后,发现天津城几乎空了,留在城内的大多是年老体弱的人,他们因不想背井离乡,所以留了下来。他从这些老人嘴里才知道,南直隶那支明军与大顺军在天津大战了一场。他见过那支南直隶的明军,去年他们的5千人马来到山东、北直隶后,干掉了阿巴泰的7万多人,把阿巴泰赶出了中原。今年,他们的2万人马,不仅扛住了20万农民军的进攻,还远途奔袭救出了坚守保定的明军,杀死了刘汝魁、李岩等大顺军高级将领,撤离天津前,顺带着烧死了尼堪率领的3000名清军。他想不通,既然南直隶那支军队这么厉害,为啥不打进北京城? 

 骆养性就任天津总督后,心想天津城就这么空着可不好,于是在城内安置了大量流民,还招抚天津城周边的土寇,天津城渐渐恢复了生机。他知道天津是一座商业城市,要保持天津的繁荣,离不了商业,因此他欢迎各地的商人来天津做生意。他怕三岔河检查站的清兵趁机对商人敲诈勒索,于是三天两头来检查站巡视。他站在码头上,看见远处驶来一艘冒着黑烟,前边有2个大滚轮的机器船。这种船他在去年就见过,好像只有大明的南直隶才有这种船,后来苏州织造太监潘晓宇、国丈爷周奎也经常坐着这种船来北京。可自清军入关后,鲜有机器船来天津,难道这艘机器船就来自大明的南直隶? 

 船靠岸后,很多人挤在码头看稀罕。检查站的清兵上船检查货物时,骆养性也来到了船上,见货舱内都是花布、染布、绸布、肥皂、鞋子、帽子、糖果、白砂糖、绵白糖、蜡烛、铁锅、菜刀、香水、润肤膏、口红、胭脂、眼影、纸张、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