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土尔扈特部朋楚克(第2页)
万历十八年(1590年),俄国人考虑到萨马拉城与察里津城相距太远,就在两城之间的额济勒河西岸建了萨拉托夫城,该城在阿斯特拉罕城上游约780公里。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木结构的察里津城城于17世纪初毁于大火,俄国人重建了“察里津城”。
在十七世纪四十年代前,尽管俄国人在额济勒河下游建造了四座城市,但由于兵力不足,额济勒河沿岸并没有其他俄国人,也就是说俄国人并没有真正控制额济勒河流域。
崇祯三年(1628年),土尔扈特部西迁额济勒河时,和鄂尔勒克把牙帐设在额济勒河的支流阿赫图巴河(Akhtuba river)河口附近。
崇祯九年(1636年),固始汗进入青藏高原时,和鄂尔勒克正在夺取咸海和里海以北的草原,但他为了卫拉特人的利益,还是率土尔扈特部参加了军事行动。
崇祯十二年(1639年),土尔扈特部征服了里海以东的曼吉什克半岛(mangyshlak peninsula,也称曼格斯拉克半岛)上的土库曼人。同年
,土尔扈特部1万骑兵进攻萨马拉城,企图夺取这座商业重镇,但未获成功。
崇祯十三年(16si0年),沙皇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得知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人强大后,开始限制土尔扈特人到萨马拉城通商,并不许土尔扈特人在阿斯特拉罕城、察里津城、萨拉托夫城周围放牧。作为报复,和鄂尔勒克将土尔扈特部的5万帐全迁到了额济勒河流域,并将牙帐搬到了阿斯特拉罕附近,围困了阿斯特拉罕城、察里津城、萨拉托夫城的俄国人。
和鄂尔勒克将牙帐设到阿斯特拉罕附近后,俄国人发觉不对劲,于是俄国人不断向额济勒河增派兵力,不断袭击土尔扈特人,还鼓动巴什基尔人侵扰土尔扈特人,并禁止土尔扈特商人到萨马拉城进行商品交易。俄国人为了防止土尔扈特部向西扩张,也向顿河下游地区不断增派兵力。
崇祯十六年(1643年)年底,和鄂尔勒克为争得土尔扈特部的自主放牧权、自由贸易权,倾尽汗国所有青壮年,进攻阿斯特拉罕城堡。可惜此时已不是当年速不台、拔都的2万蒙古军就能横扫罗斯公国的时代了,装备精良的俄国人不仅在正面迎敌,还在侧面设下埋伏,土尔扈特人伤亡惨重,连和鄂尔勒克和2个儿子都战死了,土尔扈特人不得不撤退。
和鄂尔勒克战死后,由长子书库尔岱青继承土尔扈特部首领。俄国人利用土尔扈特部战败之机,一方面煽动巴什基尔人继续不断袭击土尔扈特人的牧地;一方面派出使者来到书库尔岱青的汗帐,妄图迫使土尔扈特部的台吉们宣誓臣服沙皇,并要求土尔扈特部派兵和俄国人一起去攻打克里木汗国。书库尔岱青一边反击巴什基尔人的进攻,一边明确告诉俄国使者“土尔扈特人从来不曾有一丝一毫臣服俄国的想法”。不过,书库尔岱青为避俄国人的锋芒,决定采取隐忍策略,将牙帐搬到了阿赫图巴河的中游。
尽管土尔扈特人进攻俄国人的阿斯特拉罕城失败了,但他们在进攻希瓦汗国时,却连连取胜。
希瓦汗国是乌兹别克人于正德七年(1512年)赶走了波斯总督后,在阿木河(Amu river,今称阿姆河)下游地区的花拉子模绿洲(即咸海南部的绿洲)建立的汗国,因都城在希瓦,因此被称为“希瓦汗国”。希瓦汗国建国后,曾两度被布哈拉汗国征服。17世纪初,哥萨克人曾窜入希瓦国抢劫,被希瓦人全歼。天启二年(1622年),希瓦汗国王子发动叛乱,汗国进入了长期的动荡阶段,土尔扈特部趁机攻打希瓦国,曾攻陷了赫扎拉斯普、柯提(今已毁,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的乌尔坚奇北沙—阿巴斯)、乌尔根赤等城镇。到书库尔岱青继位时,土尔扈特人的疆域从里海北部、东部,一直到托博尔河的上游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