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土尔扈特部朋楚克
在司马耕、邹学溎将巴什基尔人首领送往“津阳”时,在额济勒河(即伏尔加河)的左岸支流阿赫图巴河(Akhtuba river,也称阿克图巴河)中游的一个牙帐(也称汗帐)里,土尔扈特部首领书库尔岱青的儿子朋楚克和他的2个叔叔正在听着一个斥候的汇报。
土尔扈特部的汗帐起先在阿赫图巴河(Akhtuba river,也称阿克图巴河)的河口附近,三年前汗帐迁至阿斯特拉罕城附近,去年年底汗帐又搬到了阿赫图巴河中游。
额济勒河(俄国人称为伏尔加河)发源于莫斯科西北面的瓦尔代丘陵,自源头流出后先向东北流,至雷宾渔村(今称雷宾斯克,历史上1777年建市)转向东南流,至喀山后转向南流,至萨马拉后转向西南流,至察里津后转向东南,直至流入里海,全长约3688公里。河道总落差仅190米,平均坡降比只有0.007左右,每年的四月—十月可通航,干流通航里程达3000多公里。
阿赫图巴河其实是由额济勒河在察里津城上游约100公里处分流而成的河流,河道长约537公里,与额济勒河一起流入里海。阿赫图巴河也是一条可以通航的河流,其与额济勒河之间的陆地称为阿赫图巴河漫滩,漫滩面积约7500平方公里,每到夏季,漫滩里草木茂盛,柳树成荫,郁郁葱葱。
在额济勒河的河口附近有座阿斯特拉罕城。阿斯特拉罕老城始建于十三世纪,位于额济勒河河口左岸。在金帐汗国时期,阿斯特拉罕城称为“哈吉-塔尔罕城”,是金帐汗国的秋季官邸。
成化二年(1466年),阿斯特拉罕汗国从金帐汗国中分离出来后,将都城设在了阿斯特拉罕。阿斯特拉罕汗国的疆域曾包括额济勒河下游、高加索山脉北麓。
嘉靖三十年(1551年),俄国人趁阿斯特拉罕汗国内讧之机,强迫汗国向沙皇称臣纳贡。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沙皇派兵进攻阿斯特拉罕汗国,推翻了雅姆古尔切伊汗,扶持捷尔维什-阿里为傀儡。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沙皇派兵驱逐了捷尔维什-阿里汗,正式吞并了阿斯特拉罕汗国。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俄国伊凡四世的军队兵不血刃的占领了阿斯特拉罕城。
万历十年(1582年),俄国人考虑到老的阿斯特拉罕城的城防体系太陈旧,没法防御诺盖汗国、哈萨克汗国、克里米亚汗国的攻击,开始在老城的对岸新建阿斯特拉罕城。
万历十四年(1586年),俄国人在额济勒河与萨马拉河(samarka river,也称萨尔马卡河)交汇处建萨马拉城,该城在阿斯特拉罕城上游约1140公里。
万历十七年(1589年),新的阿斯特拉罕城建成,城内有用白石砌筑成的“克里姆林宫”,旧的阿斯特拉罕城就废弃了。历史上,进入18世纪后,由于俄国人在伏尔加河两岸开发工农业,使得两岸水土严重流失,河水泥沙量大增,形成了1.8万平方公里的三角洲,三角洲内有80多条汊河,因此今天的阿斯特拉罕城距里海岸边约100公里。
阿斯特拉罕新城建成时,俄国人在额济勒河与察里津河(tsaritsa river)的交汇处还建了“察里津城”(今伏尔加格勒,曾用名斯da林格勒),意为“沙皇之城”。察里津城在阿斯特拉罕城上游约43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