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东非海岸(6)(第2页)

 布齐河也是发源于西部津巴布韦高原的伊尼扬加山(nyanga mountain,今为莫桑比克与津巴布韦的界山),自源头流出后,向东北流,在索法拉流入印度洋,全长约370公里。上游因流经马尼卡金矿区,因此布齐河中上游也有砂金矿。因淘金大量的泥沙流入布齐河,导致布齐河泥沙沉积。不过,经数百年地开采后,布齐河的砂金矿资源已接近枯竭,这也是索法拉港地位下降的原因之一。布齐河在雨季常常会泛滥,与蓬圭河一起形成洪泛区。但蓬圭河、布齐河流域土地肥沃,在后世是莫桑比克的主要农业区。 

 索法拉是斯瓦西里人在东非海岸建立的最靠南的城邦之一,港口建在布齐河(Buzi river)河口。1505年,葡萄牙人占领索法拉后,在索法拉建造了圣卡泰诺堡,但葡萄牙人在克里马内、莫桑比克岛建立了殖民点后,索法拉因港口吃水浅,且布齐河的黄金资源接近枯竭,因此索法拉很快被冷落,葡萄牙人只在索法拉设立了一个前哨站。历史上,葡萄牙人建造贝拉港后,索法拉港也因没人疏浚港口,被泥沙淤积,彻底废弃。 

 在蓬圭河河口建造“盛西港”时,铁血军又来到了南部约130公里的萨韦河(save rivei)河口。 

 萨韦河,也称萨比河(sabio river),发源于津巴布韦高原,自源头流出后,先向东南方向流,与奥济河(odzi river)汇流后折向南流,流出高原后,与伦迪河(Lundi river)汇流,然后东流入海,全长约6si0公里。中上游水流湍急,还有很多瀑布,下游160公里可以通航。历史上19世纪末,津巴布韦、莫桑比克人在萨韦河中上游开采砂金矿,由此追踪到了津巴布韦高原的穆坦达维(mutandahwe)金矿。 

 由于萨韦河河口没有适合建港的港湾,成尚率舰船深入河口约12公里,才找到了适合建码头的地方。这里也有穆塔帕王国的一个小部落,成尚将他们征招后,开始建码头。萨韦河河口的码头被命名为“开西港”。 

 仝麟颉、魏元臻来到了萨韦河河口南约330公里的伊尼扬巴内(inhambane),拜访了葡萄牙驻伊尼扬巴内的军事长官,也拜见了伊尼扬巴内苏丹。 

 伊尼扬巴内是斯瓦希里人在东非海岸建立的最靠南的城邦。1498年,达伽马来到东非时,曾到过港内补充货物。后来,葡萄牙人在伊尼扬巴内建了军事据点,港口也成了葡萄牙人的中转港口,对外贸易几乎停滞。历史上,一直到18世纪后,伊尼扬巴内才再次兴旺,逐渐成为奴隶、象牙交易中心。 

 伊尼扬巴内港的吃水深度在5.6米左右,可以停靠几千吨级的船舶。仝麟颉与葡萄牙人、伊尼扬巴内苏丹谈妥了租用码头的事宜后,来到了南部约250公里的林波波(Limpopo)河口。 

 林波波河发源于南非高原的维特瓦特斯兰德(witwatersrand),

自源头流出后,先向东北流,与沙希河(shashe river)汇流后折向东流,与姆韦内济河(mwenezi river)汇流后,转向东南方向流,再与象河(elefantes river)汇合后,流入印度洋。林波波河因有很多鳄鱼,因此也称鳄鱼河,全长约1680公里,自象河河口以下可通航,通航里程约210公里。1498年,达伽马曾在河口停靠过,发现这里盛产腰果、黄金、象牙,才决定征服东非海岸的。不过,由于林波波河河口没有适合建港口的港湾,因此葡萄牙人没有在河口建殖民点。 

 为了在林波波河寻找合适建码头的地方,魏元臻进入河口后,沿着林波波河上溯了50多公里,才找到了一个建码头的河湾。这里有穆塔帕王国的一个部落在这里从事农业耕作,魏元臻征招他们后,在这里建码头。码头建成后,将被命名为“疆西港”。在后世,莫桑比克在林波波河河口附近建的码头叫赛赛(xai xai)。 

 后来,大华公司在林波波河河口及北岸开采钛铁矿。 

 在后世,林波波河河口附近的海滩发现了4900万吨的钛铁矿,重砂中钛铁矿品位66%,锆英石品位0.4%,金红石品位0.6%。林波波河北岸的钛铁矿主要位于希布托城(Chibuto)地区,有一条距海岸线50公里的“砂矿长廊”,已探明的钛铁矿砂量17.65亿吨,重砂品位4.14%,矿层厚度一般大于2米,局部可达7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