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挺进印度洋之翠蓝山岛(第2页)

 坎贝尔湾位于大尼科巴岛东部,它长约3公里,宽约2公里,海湾东部有个长约3公里的半岛挡住了印度洋的风浪,因此是个良好的港湾。 

 邹锡熊率水兵靠岸后,一群土著人在岸边的树林里朝登岸的水兵射箭、扔长矛。 

 战士们没有朝土著人开枪,而是向岸边扔了几颗手掷弹。手掷弹炸开后,土著人都被吓退了,跑回了丛林。 

 邹锡熊从海滩边把土著人的箭头、长矛捡起来,仔细查看了一下,发现箭头、矛头是将贝壳磨尖后做成的,显然岛上的土著人还处于石器时代。 

 赶走土著人后,士兵们将船上装载的货物卸下船,开始建设码头。建设码头时,为了防止土著人继续来骚扰,士兵们用带刺的铁丝网把码头区围了起来。 

 这个码头建成后,将被命名为“犁安港”,“犁”代表着开拓,“安”代表着平安。 

 犁安港东距铁血军凌家卫岛基地650公里,西距锡兰岛1300公里,北距缅甸伊洛瓦底江(中国称为大金沙江)江口1070公里,西北距吉大港1750公里。 

 在“犁安港”建设时,邹锡熊又率队来到了尼科巴岛北520公里的安达曼群岛。 

 安达曼群岛,名字来源于

马来语,是马来人对印度猴神“hanuman”的称谓。安达曼群岛最大的岛屿是大安达曼岛,它分北安达曼岛、中安达曼岛、南安达曼岛。北安达曼岛长约80公里,宽约29公里,面积约1375平方公里。中安达曼岛长约68公里,宽约31公里,面积约1540平方公里。南安达曼岛长约93公里,宽约31公里,面积约1350平方公里。这几个岛屿的环境同样属于热带雨林,生长着红木、胡桃木、橡木、桃花心木、麻栗木、椰子树等树种,也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岛上的土著人也主要是矮黑人,属于食人部落。生活在大安达曼岛上的土著人分成几十个部落,还经常互相攻伐,使用的武器也大多是石器时代的武器,即使偶尔会使用铁器,也是从到访的商船要来的,或从失事的货船上捡来的。 

 在大安达曼岛的东南部有个凤凰湾(今布莱尔港海湾),它是个呈“Г”字形的海湾,长约20公里,湾口宽约2公里,湾内最窄处也有1.6公里,是个天然良港。 

 邹锡熊到了凤凰湾后,按老办法用铁丝网把港区与土著人隔离开来,然后开始建设码头。这个码头建成后,将被命名为“犁顺港”,“顺”代表着一切顺利。“犁顺港”的吃水深度在9米左右,可以停泊万吨轮。 

 “犁顺港”东距凌家卫岛980公里,西南距锡兰岛也是1300公里,东北距缅甸仰光港700公里,西北距阿拉干的吉大港1200公里。今后,“犁顺港”就是铁血军印度洋舰队的总部所在地。 

 后来,“尼科巴群岛”、“安达曼群岛”纳入大明版图后,被命名为“翠蓝山群岛”。大明将“翠蓝山群岛”纳入版图后,向群岛移民2万,开发翠蓝山岛,并在群岛上设置了“翠蓝山州”,派遣了知州管理群岛。 

 “翠蓝山岛”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5%以上(今经印度开发后,森林覆盖率降为86%),有丰富的林木资源,特产就是红木。有些谷地开垦后可以种植庄稼,至少能养活十几万人。后来,汉人在岛上种植了大量橡胶树、可可树、棕榈油树、咖啡树。通过开发,大明牢牢地掌控了“翠蓝山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