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挺进印度洋之马都八(第3页)

 来到马都八的孟族“商人”的真正身份是“勃古王国”王室成员的后裔,叫楠达,是当地的一个土司。 

 居住在马都八、毛淡棉、吉桃、宾达一带的大多是孟族人。孟族人是下缅甸地区古老的民族,曾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锡当河、萨尔温江流域建立过多个古国,如克利斯国、林杨国、直通国,勃古城也是由孟族人的直通国建造的,孟族人甚至在南部的土瓦、丹老建立过土瓦国、丹老国,至今还处于半独立状态的丹那沙林国也是由孟族人建立的。缅族人的蒲甘王朝兴起后,孟族人建立的直通国被缅人所灭。缅甸蒲甘王朝瓦解后,生活在下缅甸地区的孟族人开始复国,都城就建在马都八,后来将都城迁往勃古,这个王国被称为“勃古王国”。大明立国后,“勃古王国”向大明称臣,于是大明在勃古王国设立了“大古剌宣慰司”。 

 缅甸东吁王朝崛起后,莽瑞体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灭“勃古王国”,又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攻占了马都八、毛淡棉。万历十二年(1584年),暹罗趁明缅战争之机,宣布独立,反击缅甸,并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占领了吉桃、直通、马都八、毛淡棉、丹那沙林等地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缅甸开始反攻暹罗,从暹罗人手里夺回了吉桃、直通、马都八、毛淡棉。 

 勃古王国被缅人灭亡后,楠达的先祖逃出了勃古城,来到了吉桃(今称斋托)东北部30多公里的宾达地区。在宾达,楠达的先祖表面上一生参佛,实际上一直在教育着后人,只要有机会,就要重建“勃古国”。100多年过去后,到了楠达这一代,孟族人还在坚持着要重建“勃古国”,只是力量不足。历史上,下缅甸地区的孟族人于1740年发动了起0义,并于1752年占领了东吁王朝的都城阿瓦。此后,缅甸贡榜王朝兴起,雍籍牙以贡榜为基地,击溃了孟族大军,并于1757年再次统一了下缅甸地区,孟族人再次被缅人所统治。1824年,孟族人帮助英国人打败了缅甸,换取了自治地位。1948年,缅甸独立后,实行大缅族主义,取消了孟邦的自治地位,于是缅族人与孟族人再次爆发战争,至今缅甸政府军还在与新孟邦党领导的孟邦民族解0放0军进行着持续的战斗。 

 来自后世的刘云龙自然知道孟族人的理想,就派童守杰提前来到了宾达,与楠达接上了关系。 

 几天后,在宾达地区一片山地里,500多名孟族人集合在一起,从这天起,他们将接受教官童守杰的严格训练。 

 大华公司为了给楠达的孟族军队筹措经费,童守杰告诉楠达:“你可以开采金矿,也可以开采其它矿石后,卖给我们。” 

 楠达就问童守杰:“那里有金矿?” 

 “锡当河河口就有砂金矿。” 

 “还有其它什么矿?” 

 “在马都八有锑矿,在毛淡棉除了有锑矿外,还有独居石矿。” 

 楠达只知道金矿、银矿、铜矿、锡矿、铁矿,忙问道:“锑矿、独居石矿能炼金银吗?” 

 “锑矿、独居石矿并不能提炼金、银、铜、铁、锡,但能提炼我们需要的金属。” 

 “值钱吗?” 

 “对于你们来说,可能不值钱,但对我们来说,有用,比如你使用的枪、炮里就有锑。” 

 “行,我先来开金矿。” 

 不久,楠达的管家带着一群孟族人来到吉桃(今斋托)西北10公里的一条山溪,这条山溪从东部山区流出后,流入锡当河。管家根据童守杰的图纸,在溪口以上5公里的地方果然找到了砂金矿。这个砂金矿就是后世缅甸开采的吉桃砂金矿,它是由澳大利亚的一家勘察公司发现的,由于储量小(2吨左右),这种小型砂金矿对澳大利亚人来说根本不屑一顾,因此澳大利亚人就没有开采这个砂金矿,而是收取了勘察费后,交给了缅甸方面开采。 

 管家把砂金矿地表的树木砍掉后,然后开采砂金矿。砍下来的木头有楠木、花梨木、铁力木、酸枝木、鸡翅木等名贵树木,这些树木卖给大华公司后,楠达就换到了不少钱。 

 楠达开采了吉桃的砂金矿后,又根据童守杰提供的图纸开采马都八、毛淡棉的锑矿、独居石矿。 

 在后世,马都八的锑矿称为

“卡代克锑矿”,就位于马都八港北;毛淡棉的锑矿称为“达莱昌锑矿”,位于毛淡棉东南6公里;毛淡棉独居石矿就在毛淡棉城旁边,是砂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