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郑成功西行(22)


 郑森从蓬州赶到新政镇时,用大炮轰平了大西军的防御工事,驻守新政镇的大西军纷纷逃进了小东山。郑森为了等曾英,就率舰船停泊在新政镇码头。 

 逃进小东山的大西军残兵见官军舰船停在码头不走了,又见明军水军进山搜索,于是连忙逃到了北部的金鱼山,然后继续逃跑,跑到了50里外的南部县。 

 驻扎在南部县的大西军得知明军舰船已到了新政镇,为防止明军沿嘉陵江继续北上,于是一边加固城墙,一边派人去保宁府城报信。 

 驻守在保宁府城的大西军将领就是左军都督马元利,他曾是高迎祥手下的战将,也是张献忠手下的悍将。他不仅是神箭手,也是著名的造弓师。 

 弓箭是冷兵器时代的主要兵器,它的制作工艺,远比刀、剑、矛等复杂,弓臂、弓弦、角片、弓附、箭杆等都十分讲究。一把好弓箭并不是几天就能做成的,往往要花费一年时间。 

 马元利造弓,一律选用拓木,这种木材柔韧度、抗弯强度比其它木材要高得多,辅以牛筋、牛角,用鱼胶粘合,再根据四季气候干湿及材质的特点,春天治角,夏天治筋,秋天粘合诸材,冬天定弓体,次年春天再装弓弦。经他造出的弓箭,张弛有力,射出去的箭呈一条微弧,不偏不飘,力道十足。在他加入农民军之前,就在老家被称为“拓弓天王”。 

 马元利身材不高,是个壮实的汉子,两笔粗壮,他自己使用的特号拓木强弓,一般大力士都很难拉开。普通弓箭的射程通常在50-80米之间,马元利的强弓有效射程就在80米左右(平射),最大射程200米(抛射)。他还训练了一批弓箭手,个个箭法精准,说射左眼绝不会偏射鼻梁,战斗时作为他的“特种兵”使用。 

 张献忠于八月初九占领成都后,听说马科已进入了川北、川东,甚至占领了绵州(今绵阳),就派艾能奇北上进攻川北。谁知艾能奇在绵州被马科打败了,张献忠就亲率大军北上,打败了马科,马科率主力退守汉中。十月,李定国攻克保宁府,令马元利守保宁。 

 十一月十六日,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后,封马元利为左军都督。 

 马元利一听官军的舰船到了新政镇,心想明军水军是怎么闯过重庆的?难道重庆失守了?他把驻守在重庆的刘挺举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然后想着该怎么消灭这几艘明军舰船?嘉陵江在保宁府段的江宽大多在1里左右,普通弓箭发射的箭矢根本够不着停在江心的舰船,除了用火炮对付江中的舰船外,余下的手段只有自己的水军。 

 于是,马元利将驻守在保宁府的100多艘水军舰船全部派了出来。为保险起见,他令驻守南部县的大西军派出2000步军协助水军全歼明军舰船。水军出发后,尽管马元利心想自己的100多艘舰船、2000余步军对付3艘官军的舰船,应该绰绰有余了,但还是下令加固保宁府城动南河溪关、城东北梁山关、城南南津关的城墙,并向3个炮台增派了炮兵。 

 大西军的水军除了有火铳手、弓箭手、火炮手外,还有火攻手、大刀兵。他们从保宁府城出发后,浩浩荡荡顺水而下,来到南部县,与驻扎在这里的大西军汇合。 

 水军头目从逃到南部县的大西军士兵那里听说官军的大炮射程远,炮弹爆炸威力猛后,心想自己的火铳、火炮也对付不了官军舰船,唯有采取火攻。于是,大西军水军准备了大量火药、火油后,直朝新政镇冲来。南部县的2千大西军步军也沿江而下。 

 嘉陵江在新政镇北10里有个90°的拐弯,湾口叫“打渔湾”。拐过打渔湾,嘉陵江的东岸是燕窝山,西岸是度门山(今称达门坎山)。 

 大西军水军到了新政镇地界,刚拐过打渔湾,就看见前边的码头上真停泊着3艘比他们的舰船大很多的官军舰船。于是,他们在船头点起了火堆,火炮手将子炮填进炮腹,点炮手点起了火把,待靠近敌船后就开炮;弓箭手将缠有棉布的箭头浸泡在油脂中,然后拿起箭头,搭在弓上,只要抵近敌舰船,就点燃箭头,然后发射“火箭”;火攻手在船舱里准备好了火药,一旦弓箭手失利,他们就准备撞击明军舰船,然后点燃火药,与明军舰船同归于尽。在岸边,沿江而下的大西军步军也发现了明军舰船,于是加快了脚步,准备靠近明军舰船后,用佛朗机炮、“火箭”攻击。 

 在后世,我们在电影《朱元璋》中看到明军的舰船从侧舷开炮后,将敌方的甲板炸成粉末,敌方士兵的尸体也随着爆炸飞到空中,其实这是导演对电影的戏剧化加工。真实的情况是,明军在引进西方大炮前,内河水军的舰炮只有1

50斤左右,炮身很短,长度只有40厘米,口径倒是有11厘米,称为“碗口炮”。这种炮由于炮身短,口径大,射击精度并不高,射程也只有100米左右,而且还不能发射开花弹。后来引进了佛朗机炮、红夷大炮,但红夷大炮太重,一门炮至少要1吨重,还不够灵活,在内河水军舰船上很少使用,因此内河水军装备的大多是佛朗机炮。佛朗机炮的优点是射速快、散热快、可连续射击,但缺点是由于炮腹与子炮之间缝隙公差大,容易泄气,射程也只有300米左右。 

 张献忠的水军装备的就是这种佛朗机炮,他们本想先用佛朗机炮攻击,再用“火箭”攻击,如攻击还是无效的话,就使用最后手段——撞击、爆破。 

 郑森率舰船停泊在新城镇码头后,在燕窝山、度门山设有哨兵,他们早就发现了大西军的水军、步军,于是“石柱号”、“垫江号”、“丰都号”离开码头,来到江心,也做好了迎战准备。“丰都号”负责向两岸开炮,“石柱号”、“垫江号”负责摧毁大西军水军。 

 待大西军水军距新政镇只有8里时,“石柱号”、“丰都号”向江中的大西军舰船开炮了,一下子击沉了几艘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