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郑成功西行(21)(第2页)

 “他们怎么在那里打仗?” 

 “有一股大顺军占据了马鞍场南的太平寨,大西军正在围攻大顺军。双方打了一个多月了,都缺粮了,因此四处抢粮。我们的粮食被抢光了,为了活命,只得出来逃难了。” 

 “你们都是一个村的?” 

 “是的。” 

 “你熟悉太平寨吗?” 

 “以前我经常去寨里送粮送菜的。” 

 “你能给我们带路去太平寨吗?” 

 “你们要去打贼军?” 

 “是的。” 

 “他们双方有1万多人,你有多少人马?” 

 “不多,就几千人。” 

 “几千人也敢去打。” 

 “这有啥好怕的?我们已消灭了东乡县、达州的摇黄军,刚刚还灭了混天星王高的摇黄军。” 

 田有立听后,立即对曾英肃然起敬,说道:“我愿意给你们带路。”然后指着他的乡亲,问道:“将军,你能给他们一条活路吗?” 

 “没问题,让他们暂时跟在我们身后,等我们灭了马鞍场的大西军、大顺军,你们就能回家了。” 

 曾英率部离开石牛山,在田有立的带领下,赶往60里外的太平寨。 

 太平寨位于马鞍镇(今马鞍古镇)南3公里的石垭山,是万历年间当地士绅为防土寇修筑的寨堡,寨上有东南西北4道寨门,另有水寨门、大岩寨门。6道寨门中,最险峻的是东寨门,门外一侧是悬崖,崖下有一块大石,形似龙嘴,因此通往崖下的山口被称为“龙门口”。太平寨筑成后,成了固如金汤的寨堡。 

 摇黄军在川东所过之处,如同蝗虫一般,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川东百姓恨死了他们。崇祯十三年,张献忠入川时,军纪极差,也四处劫掠,百姓对张献忠也极为恐惧。七月,大顺军来到仪陇时,因马科是原明军将领,他带领的大顺军军纪严明,因此竟然受到了川东百姓的欢迎。 

 艾能奇率大西军主力来到川东后,马科在顺庆府留下几支小股部队后,自己率大顺军主力退出了顺庆府。马科留下的几支大顺军部队退入山林,其中一支部队被恐惧大西军的太平寨收留,他们就与寨里的老百姓共同对抗大西军。 

 占据仪陇县的大西军听说山林里还有几支大顺军部队后,心想这些部队是大顺军留下的钉子,如不消灭他们,今后大顺军再次来到川东时,他们必会与大顺军主力里应外合,攻打仪陇县,于是立即派兵进山围剿。 

 可进出石垭山的道路很多是只能容一人通过的小道,进山围剿大顺军的大西军没法把几百斤、几千斤重的大炮运进去,因此只能靠弓箭、火铳、大刀、长矛进攻太平寨。进攻多次失利后,大西军不得不采取围困的办法,围困快2个月了,太平寨的大顺军还没投降。 

 曾英率部截杀了守在进山小道上的大西军后,首先对山下的大西军发起了攻击。 

 这些大西军起先以为来的是寨上大顺军的援军,等看清是明军后,顿时精神气来了,因为他们根本就看不起明军,认为官军都是他们的手下败将,于是纷纷操起武器向明军扑去。等接战后,他们才知道这股明军与以往遇到的明军不一样,他们的“火铳”在300步外就能击中目标,而自己的弓箭、火铳根本够不着他们。在被击毙了几百人后,大西军开始奔溃,纷纷向后逃跑,但他们的退路已被堵死,最后有1000多名大西军跪地投降。 

 太平寨上的大顺军对寨下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知道是官军来了。他们一开始心想,等你们官军与大西军打得两败俱伤时,我们就趁机下来摘桃子。谁知,山下的大西军根本就不是官军的对手,没几个汇合,大部分被打死了,余下的也投降了官军。他们一边骂着大西军是孬种,一边心想太平寨是天险,看你们官军怎么进攻寨子。一会儿,他们看见山下的官军在架炮,他们又想道,官军是怎么把大炮运进来的?随后又自我安慰道,这种小炮即使是“虎蹲炮”,也射不了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