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郑成功西行(13)(第3页)

 于是几千名摇黄军顺着后江向下游“走”去。之所以说是“走”,一方面江水很冷,冷得使人哆哆嗦嗦;另一方面水深近1米,步子不能跨得大,否则会被江水冲走。 

 摇黄军正冒着炮火、弹雨在江中向青龙咀山“走”去时,突然石鼓镇的北门打开了,城内几千名军民冲了出来,他们手持大刀、菜刀、斧子、铁耙、长矛、棍棒,跨进了后江,拦住了摇黄军。 

 起先,正在城墙上严密防守的石鼓镇军民听到城西传来的炮声、枪声时,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后来见城南的通川江有数千名明军渡江后,才知道援军来了,于是迅速派人报告了知县赵德麟。 

 赵德麟,浙江绍兴府上虞人,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崇祯十年(1637年)来到东乡县,做了知县的衙官,成了一个“绍兴师爷”。崇祯十三年(16si0年),张献忠进攻开县时,赵德麟预料到张献忠接下来会进攻东乡县,就号召城内的乡绅捐钱加固城墙。 

 成化年间设东乡县时,石鼓镇还没有城墙。后来,来自南直隶的知县吴信给县城构筑了土城墙,接着来自江西的知县倪洪在土城墙外加砌石条。到了崇祯年间,石鼓镇的城墙已具规模,城周长5里,墙高一丈六尺、宽二丈,外有深一丈三尺的护城河,有5个城门,东门为“东安门”,正南门为“南宁门”,东南门为“迎熏门”,西门为“西胜门”,北门为“北固门”,只是年久失修,城墙有点破旧。经赵德麟劝捐银两,加固城墙后,石鼓镇成了固如金汤的堡垒。当时的知县见赵德麟很有能力后,就任命他为乡勇统领,与城内的东乡卫官军一起守卫石鼓镇。等到张献忠攻下开县,来进攻石鼓镇时,被石鼓镇军民打败。张献忠败走后,赵德令被任命为东乡县知县。 

 今年,赵德麟听说张献忠率60万大军攻破夔州(即奉节县)后,此时,驻守石鼓镇的明军大部被调往了

达州城,他就亲自赶到达州,请求达州卫指挥使让东乡卫士兵返回石鼓镇。谁知,达州卫指挥使车博文对他说道:“夔州一毁,我们和朝廷就断了联系。现在的情况,兵不知有将,将不知有兵,朝廷不知有我们,我们也不知朝廷。我们也根本抽不出兵力来增援你们,你们还是自保吧。” 

 赵德麟失望地回到石鼓镇后,只得号召城内军民自保。 

 有的乡绅就问道:“贼军有几十万人,我们只有几千人,能保住县城吗?” 

 赵德麟望着这位乡绅,说道:“我们县城四周都是高山峻岭,贼军没法把大炮运进来。我们凭着坚固的城墙,完全可以像上次一样,打败张献忠。” 

 于是,石鼓镇的军民一边继续加固城墙,一边紧急采购粮草、木材。这时,传来北京被李自成攻陷的消息,城内军民顿时不知所措。赵德麟为了鼓励城内军民,就对他们说道:“贼军破了北京城又如何?大明还有江南半壁江山,还有我们,大明绝不会亡。” 

 有的乡绅说道:“大人,恐怕到时我们得孤军奋战了。” 

 赵德麟又说道:“即使我们孤军奋战,我们也要战到最后一兵一卒。” 

 得到鼓励的石鼓镇百姓纷纷加入乡勇,城内的工匠也天天加班加点,制造武器。不久,传来确切消息,西边达州城和东边的太平县城被贼军攻陷,东乡县已被贼军铁桶般围住,成了一座无人可救的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