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郑成功西行(12)(第2页)

 樊一蘅听了郑森的话后,心想你以前也没来过四川,怎么也知道“姚黄十三家”,而且还知道摇黄军围困了东乡县城,这些难道是秦良玉告诉你的? 

 樊一蘅不知该支持杨畏知,还是支持郑森时,看到秦良玉来了。 

 秦良玉听了几方的意见后,也支持郑森的观点。她补充道,今年三月张献忠的义子张文秀(也叫刘文秀)就派人与摇黄军配合围困了东乡县城,知县赵德麟率城内军民一直在抵抗,至今未降。如我们现在出兵去拯救东乡县军民,也是告诉全四川的军民,只要忠于朝廷,朝廷定不会见死不救。我们在拯救东乡县后,再攻击摇黄军的大本营运山城,彻底解决为害四川近十年的摇黄军。 

 樊一蘅第一次知道东乡县城被摇黄军围困了那么长时间,就问道:“既然摇黄军围困东乡县近八个月,夔州府的军队干嘛不去救援?” 

 秦良玉说道:“年初,夔州府的官军为了阻止张献忠入川,与贼寇力战,各部损失惨重,现在能保住万州、云阳、达州各城已经不错了,根本抽不出兵力去拯救东乡县。” 

 樊一蘅可以不听杨畏

知的话,也可以不听郑森的话,但秦良玉的话不得不听,因为秦良玉不仅有四川巡抚官职,还有“诰命一品夫人”的封号。秦良玉说的也是实话,四川各府的官军为了抵抗张献忠,各部都损失巨大,有的甚至全军覆没。东乡县必须去救,可自己的部队和杨畏知部、王祥部要守护长江沿线,也不能分兵,能做后备军的只有曾英部、秦翼明部,于是他问郑森:“你认为曾英部、秦翼明部可以边战斗,边训练吗?” 

 郑森想了一下,说道:“可以让曾英部、秦翼明部通过实战训练来提高战斗力。” 

 樊一蘅听了郑森的话后,终于下决心,拯救东乡县,平定“摇黄十三家”。 

 于是,几个人当即商量了拯救东乡县的作战计划,并将计划报给了南京。 

 晚上,南京回电,同意樊一蘅制定的作战计划,同时要求四川方面立即实施土改。 

 几天后,秦良玉、曾英、秦翼明率8000人马来到了万县。 

 驻守万县的千总谭诣得知秦良玉来后,赶紧来到码头迎接巡抚大人。 

 明军驻守川东地区的将领有著名的“三谭”,分别是忠州卫千总谭文、万县卫千总谭诣、云阳卫千总谭宏。谭文、谭诣、谭宏是三兄弟,原都是忠州的世袭卫官,曾跟随明军总兵方国安在川东、湖广地区与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作战,后来分别在忠州、万县、云阳担任千总。 

 为了保证秦良玉的安全,谭诣将她接到了天生城。 

 万县县城位于长江南岸与万河交汇处,而天生城位于长江北岸2.5公里处。天生城是南宋时期,为了抵御蒙元特意修筑的军事堡垒。 

 天生城因山势雄奇,平地隆起,四面悬岩,绝壁凌空,峭立如堵,自然成城而得名。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难开。它与合川的钓鱼城、奉节的白帝城、忠县的皇华城、云阳的磐石城一起成为南宋在四川抵抗元军的堡垒。当年元军进攻天生城时,围困了整整五十三天,直到城内弹尽粮绝才被元军攻破。今年张献忠入川时,谭诣率万县军民抵抗,最后退守天生城。张献忠攻陷万县县城后,本想攻下天生城,但看到天生城的四周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蜿蜒陡直、曲折窄小的石路可供进攻时,不得不放弃了围困天生城的打算,天生城才躲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