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郑成功西行(8)(第2页)
杨畏知来到东门,从望远镜里看到从远处驶来的船舶冒着黑烟,船上插着明军军旗,水兵们都穿着蓝色衣服,忙告诉侯永锡,来者不是敌人,是我们自己的水师。
侯永锡忙从杨大人手里接过望远镜仔细瞧着。他跟了杨畏知几天后,已学会了使用望远镜,他望了一会儿,问道:“怎么这些船会冒烟?不用划桨、不用拉纤就能逆水而上的?好像还有喇叭声。”
“这些是机器船,当然不用划桨,不用拉纤。你听见的喇叭声叫汽笛声。”
“大人,你是怎么知道?”
“我在云南训练的时候,在红河里见过这种舰船。
铁血军就穿这种制服。”
“万一这是敌人的舰船呢?”
“现在世界上只有我们大明才有这种舰船,敌人想造也造不出来呢。”
“铁血军是怎么回事?”
“铁血军是当今皇上的义兄刘云龙组建的军队,就是他带着几百人冲进了北京城,救出了太上皇、皇上。”
侯永锡一听几百人就敢冲进北京城,还救出了太上皇、皇上,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也太厉害了吧!
传达完命令的军官这时也来到了东门,请示道:“大人,要开炮吗?”
杨畏知说道:“开什么炮?这是我们自己的舰船。传令下去,打开城门,迎接他们。”
“是。”
郑森、矫琨宇、杜泽礼上了岸,与杨畏知、侯永锡施过礼后,侯永锡问道:“郑老大,我能上船去参观参观吗?”
郑森说道:“可以。”
于是,杨畏知、侯永锡和明军的其他几个军官上了舰船,跟随郑森参观了“石柱号”舰船。
参观完后,郑森、矫琨宇、杜泽礼随杨畏知来到了州府。
郑森告诉杨畏知,秦翼明、曾英正在忠州、石柱训练新兵,白杆兵已夺回了涪州,自己已摧毁了重庆的佛图关、南坪关,也摧毁了江津、合江县城的炮台。
杨畏知问郑森:“你能帮我们摧毁富顺县、江安县的炮台吗?”
郑森说道:“当然可以,我们原先还准备去宜宾的呢。”
杨畏知听后,说道:“有你们协助,我们就能轻松占领宜宾了。”
于是,“石柱号”、“垫江号”、“丰都号”在泸州补充煤炭、蔬菜、水果,顺便休整。
泸州城内有煤铺,铺子里的煤炭来自威远。
威远的煤炭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发现,并逐步利用,以煤作燃料,冶炼铁、铜、银,烧制砖瓦、陶器、石灰。东晋时,主要开采刘家洞的煤矿,进入明代后,又在蒙子桥开采煤矿。威远开采的煤炭主要供应富顺、隆昌、泸州,富顺的自流井(今自贡)井盐就是用威远的煤熬制的,泸州城内的铁铺、铜铺及周边的石灰窑使用的煤也是来自威远。尽管威远河全长123公里,上下游落差有60多米,但进入明代中叶后,威远人开始在威远河上筑堰,分段通航,使得产自威远的煤炭不再依靠马来驮运,这样大量的煤炭被运出威远。不过,由于没有深排水技术,威远开采的都是浅部煤炭,产量远远不如后世。在后世威远有十几个煤矿,探明的煤炭储量达数亿吨。
2天后,郑森来到了州府,递给杨畏知一张纸。前天郑森到达泸州后,他给南京发了电报,今天南京回电了。
杨畏知接过纸张,一看是南京来的任命书,任命自己为四川巡按兼泸州总督,统辖泸州、叙州的明军。
杨畏知听后心想,怎么自己才到泸州,南京就来了任命书?忙问道:“南京的使者呢?”
郑森说道:“没有使者。”
“没有使者,你哪来的命令?”
“我们有电报。”
“电报?”
这不能怪杨畏知,他在云南训练时,茅苇山还没拿到电报机,因此他自然不知道“电报”是什么。郑森就向杨畏知介绍了电报机的事,他才明白原来还有这么先进的“顺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