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郑成功西行(7)
郑森率舰船离开江津县城后继续西行,一路上几乎没遇到抵抗,行驶约150里后,来到了滩子口,发现前方有40多艘大西军的舰船在顺水而下。铁血军当即用炮火击沉了20多艘敌舰,余下十多艘敌舰见没法逃脱,不得不竖起了白旗。
经审讯,他们属于狄三品率领的驻守泸州城的大西军水军,前天泸州城遭到了来自云南明军的进攻,龙透关城被攻破后,他们随狄三品一起坐船准备逃往重庆。谁知在这里遇到了明军舰船,狄三品已被炸死,尸体已随碎木片漂到下游去了。
狄三品是山西临汾人,是张献忠义子张可望(也叫孙可望)手下的部将,也是大西军中著名的水军将领。今年四月,他曾率200艘舰船从东部进攻重庆,在铜锣峡被曾英击败。张献忠北上进攻成都时,令水军将领狄三品镇守泸州。历史上,1658年他随孙可望降清。
狄三品奉命镇守泸州城后,经常带着大西军与活动在泸州周围的明军残余进行战斗。
前天,镇守泸州城西部龙透关的头目突然派人向他报告,有大批明军来攻,他们的火器极为凶险,关城怕是要守不住了。
龙透关在城西七里,它北临沱江,南抵长江,长约4里,犹如巨龙穿透两江,故得名“龙透关”。它始建于蜀汉,相传为诸葛亮所建。南宋为抵抗元军,曾对龙透关进行过多次加固,改名为“神臂关”。进入明代后,因合江县城境内有神臂城(也称老泸州城),为避免混淆,便将泸州城的“神臂关”改回了“龙透关”,崇祯十一年(1638年)曾对关城重建过。
狄三品得报后,心想泸州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龙透关为陆上唯一通道,一旦失守,敌人将立即兵临城下。于是他赶紧来到了龙透关。等狄三品来到龙透关,发现关城上到处都是大西军的尸体,关城的好几处城墙已被炸毁,活着的士兵正躲在城垛下,不敢冒头。他责问守将:“干嘛不还击?”
守将告诉狄三品:“我们还击了,可我们的大炮根本够不着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摧毁我们的炮台。”
“敌人用的是什么炮?”
“敌人用的都是小炮,几个人扛着就上山了。”
“胡说,几个人扛着的炮就能摧毁我们的炮台?分明是你怕死,不敢还击。”
“将军,我说的是真的。别看他们用的是小炮,可这些小炮太凶险了,在3里外就能击中城墙,而且都是猛烈的开花弹,我们的炮台、城墙就是被他们用这种小炮摧毁的。”
“现在敌人在干嘛?”
“他们的火铳兵在袭击我们的士兵。”
“你干嘛不下令还击?”
“我们的火铳、弓箭也够不着他们。”
“怎么可能?”
“真的。敌人的火铳也厉害,300步外就能击中目标。所以我们都不敢冒头。”
狄三品听后心想,与明军战斗无数,还没见到过如此厉害的兵器,于是问道:“他们是哪来的?”
守将说道:“他们说是奉黔国公之命来这里的。”
狄三品一听,黔国公不是云南的沫天波吗?他们怎么来这里了?他正想继续问下去,只听远处传来一阵带有浓重云南口音的喊声:“城上的人听着,我们是云南总兵官沫将军的手下,奉朝廷命令来此收复泸州,请你们立即投降,否则我们就轰平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