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郑成功西行(6)(第2页)
江津城除了在城墙上有派台外,为扼守长江,在城外也有2个炮台,一个是鹰嘴堡,另一个是风门关。
鹰嘴堡炮台位于几江半岛东南角的鹰嘴山,长江在这里有个90°的拐弯,它距县城10里,居高临下,在这里架上几门大炮后,正好掐住了长江。
风门关炮台位于城西南5里的鼎山,鼎山脚下西南面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向外面,沿着这条小道到山顶后,筑有炮台,即为风门关。风门关下鼎山壁立,是个易守难攻的关隘。
张献忠进攻江津城时,知县梅运昌率江津百姓誓死抵抗。城破后,张献忠为了报复,曾在江津砍手十几万,江津城血流成河。
张献忠率部进攻成都后,派张文秀(即刘文秀)的部将王自奇镇守江津。历史上,1647年就是这个王自奇用弓箭射死了明军将领曾英。
王自奇在官邸里突然听到了南部传来了跑上,他赶紧跑到屋外,向鹰嘴山方向望着,只见鹰嘴堡被笼罩在硝烟中。他心想究竟是谁从东部来进攻江津城了?鹰嘴堡一旦有失,敌军会很快进攻县城。于是他赶紧下令,所有士兵上城墙,自己带着几个亲兵,来到了东埠门城楼。到了城楼后,再次朝鹰嘴山眺望,发现
鹰嘴堡的硝烟已散尽,上面可能连个活物都没有了。不一会儿,他看见3艘插着大明军旗的舰船拐过了弯,进入了自己的视野。这几艘舰船看见江津城后,直接向城墙、城楼开了炮。
王自奇在东城楼眺望时,离鹰嘴堡2里外的花土沟也有几千双眼睛在看着被摧毁的炮台。花土沟的人马并不是大西军,也不是明军,而是由刁化神率领的“土匪”。
刁化神本是江津县油溪场人,崇祯元年(1628年)的进士,曾任户部侍郎。前几年他见到政局动荡,社会衰败,就辞官回到了江津。回到江津后,他组织百姓疏浚城池寨堡,以卫桑梓。谁知疏浚工程还没完成,张献忠的大西军就来进攻江津了,他起先还与知县梅云昌一起组织军民抵抗,城破后他逃离了江津,回到了城西30里的老家油溪场(今油溪镇)。回到油溪场后,他听说张献忠屠了县城,于是他收拢了几千被砍掉手、脚的残疾人员,对他们说自己曾是大明的官员,懂兵法,你们愿不愿意复仇?
那些残疾人员不仅仇恨官军,要不是官军腐败、怯战,自己也不会遭到大西军的毒手,当然他们更仇恨大西军,是他们砍掉了自己的手、脚。他们在听了刁化神的话后,纷纷表示愿意跟着刁大人复仇。
其实,刁化神有自己的打算,他起兵并不是为大明而战,而是自己想占山为王,因此他不仅率部下与大西军作战,也与明军作战。在郑成功率部来江津前,大西军、明军与刁化神的部队在江津周围你打我杀,闹腾的很,百姓都不知道该帮谁?
刁化神手下只有几千人马,要让他进攻江津县城,那是没有这个胆量的,但搞点小偷小摸还行。今天,刁化神就是想带着部队偷袭大西军设在鹰嘴山的炮台。考虑到鹰嘴山易守难攻,刁化神就先率部隐蔽在花土沟,等天黑后再夜袭鹰嘴堡。于是他们清清楚楚看见了鹰嘴堡被炮击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