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郑成功西行(5)(第2页)
郑森率舰船来到明月峡后,还没等峡顶的大西军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时,就开始对他们进行了炮击。一轮炮击后,除了几十个大西军逃离外,其余几百名大西军都被炸成了肉碎。
过了明月峡,就见到了一个盐场。这个盐场原先因建有蒋家祠堂,被称为“蒋祠沱”。十五世纪在这里发现了一口涌出盐卤的泉水,当地人利用卤水熬盐,就把“蒋祠沱”改成了“盐池沱”(今因修建三峡水库,盐池沱已被淹没)。“盐池沱”只有一口盐泉,因此是个小盐场。
盐场里的工人在听到炮声后,大多逃走了,只有几个跑不动腿的老盐工还留在盐场。他们蹲在地上,看着江中3艘官军舰船拐过江湾后向前驶来,只听见船上传来一阵阵喇叭声:“我们是四川巡抚秦良玉秦大人手下的水师,现在奉命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朝廷从十月起将全面实行土改,到时所有人都能分到土地。”
几个老盐工听着江中传来的声音,望着渐渐远去的舰船,心想土改是好事,可这里是大西军占领的地方,要实行土改,也得等官军光复这里才行。
郑森率舰船继续上行6公里后,遇到了顺江而下的大西军舰船。大西军的水军来自于驻守铜锣峡的唐家沱。
铜锣峡距重庆只有10公里,传说当初大禹疏通九河时,见一座山拦住长江之路,即挥山斧辟开大山,裂出一道逢,即为“铜锣峡
”。
铜锣峡全长2公里,壁高513米,悬崖峭壁,夹江对峙,是溯江进入重庆城区的最后一道水路门户,战时素有“东陲屏障”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元军自夔州进攻重庆时,就在铜锣峡被南宋军队打败。朱元璋的军队进攻明玉珍的“大夏国”时,正面也没突破铜锣峡,后来绕道到南岸的密林中伐木开道,出其不意的从上下游同时夹击,才占领了铜锣峡。今年六月,张献忠的大西军来到铜锣峡后,驻守铜锣峡的明军不仅用铁链封锁了峡口江面,在峡顶还设有大炮、滚木、雷石,张献忠见短时间内很难突破铜锣峡,就率精兵从陆路绕道到江津,然后顺江而下占领的重庆的佛图关。驻守铜锣峡的明军腹背受敌,不得不放弃了铜锣峡。张献忠占领铜锣峡后,不仅在峡口的唐家沱驻有水师,还在峡南岸的放牛坪、北岸的铁山坪筑有炮台。
铁血军炮击驻守明月峡的大西军时,由于铜锣峡距明月峡只有24里,因此驻守唐家沱的大西军水军早就听到了来自下游的隆隆炮声。尽管从炮声来判断,这些炮声明显不是大西军开的炮,但他们也不清楚下游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于是他们就派出5艘舰船顺江而下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郑森见上游下来的并不是渔船、货船,而是大西军的舰船后,当即下令开炮。炮声中,大西军的5艘舰船全部被炸翻了。没被炸死的大西军水兵顺水而下,有的被铁血军救了上来,有的继续向下游飘去,也不知道他们的命运如何。获救的大西军水兵这才知道,来者是官军的水师,他们不仅夺回了望江关,还消灭了驻守在“阳关城”、明月峡的大西军。
铁血军舰船继续上行6公里,右拐拐过焦石滩后,就进入了铜锣峡。郑森在望远镜里看到大西军在两岸布置的炮台后,当即下令摧毁敌人的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