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陈永福守太原(5)(第3页)
郭升、董学礼退出山东后,李率泰、巴哈纳率清军分别从东、西两路进入了山东,范县被王国宝率领的清军占领。
山东东昌府濮州地区及北直隶大名府开州(今濮阳)地区,自崇祯十一年(1638年)起就接连发生旱灾、蝗灾、瘟疫。如崇祯十一年春,寿张县(19liu4年撤销,今属台前县,阳谷县)大旱,连井水都枯竭了,开州地区飞蝗蔽日,成大灾;崇祯十二年,濮州、范县、寿张、清丰、南乐大旱,蝗虫将境内的禾草树叶食尽,秋禾绝收,百姓易子相食,瘟疫流行;崇祯十三年,开州、濮州、范县、清丰、南乐等州县再次发生大饥荒、大瘟疫,濮州的张七、任七与范县的梁敏趁机起事,号“榆园军”,他们与滑县的袁时中、大名的彭捷、梁山的李青山联合,一起攻打官府,这些“乱民”攻城拔寨时留下的尸体,都被饥民抢食一空。崇祯十四年,濮州、开州、范县、南乐等地春无雨,蝗蝻将地里的麦子都吃尽了,米价升到了每斗3两银子,到了夏天又流行瘟疫,患者中有70%的人病死了。崇祯十五年,濮州、开州
、范县、南乐等地又遭到南下的阿巴泰率领的清军劫掠,家中稍有钱财的都被清军抢光、杀光。
今年,大顺军进入河南、山东后,“榆园军”投奔了李自成,从刘芳亮那里得到了大批粮食,暂解粮困。五月,大顺军退出山东后,“榆园军”没有跟着郭升、董学礼进入河南、山西。寿张、范县、观城、朝城、濮州一带有很多地主武装趁机杀了大顺朝任命的官员,投靠了南下的巴哈纳,成了清军的帮凶。“榆园军”就与这些投靠了清军的地主武装进行战斗,成了“反清义军”。
多铎率1万清军进攻“榆园军”后,张七、任七、梁敏率“榆园军”退入“榆林”,每片“榆林”都在数平方公里以上。他们在广袤的榆林里挖地道,“辫0子兵”来进攻时,“榆园军”就进入地道。清军在林子里找不到“榆园军”,不得不退出林子,在清军退出林子时,“榆园军”就钻出地道,袭击清军。清军的数次清剿,损失的多,斩获的少,令多铎十分头疼,后来采取了杨方兴的“围困战术”,与濮州、开州、清丰、南乐、观城、朝城、寿张一带的清军一起,将一片片榆林围了起来。
由于县境内“乱民四起”,清廷还没在范县设知县,暂由高辅辰主持范县县务。
高辅辰,北直隶滦州人,崇祯十六年阿巴泰逃出关内后,他考取了进士。李自成破京城后,他投靠了大顺朝,多尔衮进北京后,他又投降了清廷。巴哈纳南下时,他随清军来到了范县。
历史上,16si5年高辅辰正式被清廷任命为范县知县。16si6年他见“榆园军”势大,难以剿灭,就推托有病在身离职,后由赵耀奎接任范县知县。赵耀奎是郑州人,贡士出身,他来到范县后,配合清军“剿灭”了梁山的李青山部,因功于16si8年赴湖广襄阳任通判。接替赵耀奎的是孙养廉,汉八旗出身,在任上被“榆园军”杀死。孙养廉死后,由出生于辽东海州的黄标接任范县知县,黄标到任后,配合清军总督张存仁、徐州总兵张胆对范县境内的各片“榆林”的地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后来采用火焚榆林、引济水(今黄河)淹地道的方法,才剿灭了“榆园军”的梁敏部,而濮州张七、任七领导的“榆园军”一直坚持到1655年,才被清军彻底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