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陈永福守太原(5)(第2页)

 “知足了,知足了。”其实,朱光想的是,在单县、鱼台、金乡一带活动的团练有5万多人,当初要是有1万乡勇冲开清军的包围圈,给济宁城送点粮草、弹药过来,自己也不至于山穷水尽。不过他也没敢问,问了也白问。

 铁血军拿下济宁城后,开始进攻济宁城西40

里的嘉祥县城。

 嘉祥县知县张国贤是宛平人,举人出身,今年五月降清,随巴哈纳南下后,被清廷任命为嘉祥县知县。他对多尔衮是感恩戴德,心想要不是多尔衮识贤,这辈子还不知能不能做官呢。他听说铁血军来进攻县城后,忙来到多铎的住处,发现多铎早跑了,已是人去楼空。张国贤心想,你豫亲王都跑了,我干嘛要留在城内作死?于是也回家收拾细软,带着老婆离开了嘉祥县城。多铎逃跑后,嘉祥县的其他大清官员们要么与张国贤一样逃跑了,要么留在城内等待铁血军接受。

 铁血军兵不血刃占领了嘉祥县城,直接扑向了济宁北70里的南旺湖。至于如何惩处降清的嘉祥官员,由路振飞派来的官员去处理。

 济宁南有微山湖、独山湖、昭阳湖、南阳湖等四湖,被称为“南四湖”,济宁北有安山湖、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马场湖,被称为“北五湖”。历史上,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由于济宁以北的大运河河道淤塞被废,失去了通航能力,“北五湖”也逐渐被围圩后开发成农田,此后“北五湖”中除了安山湖还保留了一部分外(今称东平湖),其它四湖就消失了。今天汶上县的郑楼村、湖口村、三楼村、李大庄村、五里堡村、坝上村、刘楼镇及嘉祥县的燕尾河村、大土井村、坑塘村、任庄村、东张楼村等,在明代都是湖面。

 铁血军舰船到了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马场湖后,迅速出击,攻下了汶上县。随后继续北上到达安山湖。

 安山湖在宋代称为“梁山泊”,也就是《水浒传》里的梁山泊。到了元代,梁山泊基本干涸,为了保证漕运,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挖了由安山至临清的会通河,南接济州河,引汶水北达临清御河(今称卫运河)。会通河开通后,汶水和济州河交汇,屯滞于安山(今梁山县小安山)脚下,故称“安山湖”。明代永乐年间、泰昌年间都对安山湖及附近的运河进行疏浚。历史上,到了康熙年间,官府允许民众在安山湖围圩造田,此后安山湖逐渐萎缩,到了咸丰年间,把安山湖剩下部分的湖泊称为“东平湖”。

 铁血军到达安山湖后,又攻占了东平州州城(今东平县城),接着进攻西90里东昌府的范县县城。

 范县的历史很悠久,在汉代就设置了。从汉代到明初,范县县城在今河南濮阳市张庄乡东部黄河边的旧城村。洪武十三年(1380年),黄河决口,县治被冲毁,时任知县张允将县治迁到了安山湖西90里的地方(今山东莘县古城镇)。

 历史上,1956年范县行政区划调整后,县治从古城镇搬迁到了今范县老城——樱桃园镇。1958年范县划归山东,19liu4年,为解决豫鲁两省的水事纠纷,将范县及所辖金堤河以南地区划归河南,而范县县府仍留在樱桃园镇,樱桃园镇成了河南在山东的一块“飞地”。1995年,范县在金堤河以南建设了新区,随后范县县治就搬到了新区,也即今天的范县县城。

 崇祯十五年初,范县知县是韩元鳌,阿巴泰率清军劫掠山东时,韩元鳌被清军杀害。阿巴泰逃出关内后,由蒋得俊接任范县知县,他是广西全州人,举人出身,因剿乱贼不力,于崇祯十六年被罢官。蒋得俊被罢官后没有离开,而是留在了范县。接替蒋得俊的是高其譲,北直隶万全左卫(今张家口万全区)人,贡士出身。今年年初,大顺军破范县县城后,蒋得俊自缢身亡,高其譲拒不交出官府金印,也被大顺军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