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陈永福守太原(4)(第2页)

 在令狐强、石发奇攻打金乡县城时,尤正忠、冀凤鸣、智雷率2000名铁血军,迅速坐船北上,进入了鱼台城北70多里的洙水河。

 洙水河也是大运河的支流,它发源于曹州(今菏泽)城东,一路向东北流,与赵王河汇流后,流入大运河。历史上,1965年按照新的抗洪标准对洙水河、赵王河重新开挖,将两河汇流后的河段称为“洙赵新河”。

 石朝柱被放走后,并没有逃走,而是直奔满家硐。

 满家硐(今满硐镇)位于嘉祥县城南20公里,属于低山丘陵地形,由南山、北山、关山、遂山、韭山、恨虎

山、垛山等一系列低山组成,这些低山很多是石灰岩质的,也有不少是花岗岩质的,因此满家硐地区有很多官府办的石场,开采石灰石、花岗石。开采石头的时间长了,就在满家硐地区形成了近百个石宕、石硐(坑道),很多石硐是相通的,陌生人进入这些石硐后都会迷路。这些石硐中,以满家硐为最大。宫文采率部起事后,这些石宕、石洞成了他们抵御明军最好的工事,因此当年王永吉任山东巡抚时,数次派兵都没能剿灭宫文采。

 大顺军南下后,满家硐义军就加入了大顺军后,甚至进攻过鱼台、沛县。不过,他们在进攻沛县时,遇到了铁血军,吃了大亏,此后再也没敢进攻沛县。

 离南山6里远的赵坊村,清军头目富察·喀珠接待了石朝柱,他听说明军占领了鱼台县城后,忙遣人把石朝柱送到了多铎那里。石朝柱前脚离开赵坊村,金乡县的“训导”王国华就到了,于是富察·喀珠又遣人把王国华送往多铎处。

 多铎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与阿济格、多尔衮为同一母所生。一开始,多铎统领镶黄旗,努尔哈赤死后,他与皇太极换旗,统领正白旗。皇太极死后,他又与多尔衮换旗,统领镶白旗。

 镶白旗中的将领大多姓“富察氏”,驻守赵坊村的喀珠就姓“富察”。

 多铎只带了2万清军过来,其中1万人围困榆园,1万人围困满家硐。由于满家硐靠近济宁,因此多铎亲自镇守满家硐。现在他得知明军占领了金乡县城、鱼台县城后,心想我不来惹你们明军,你们倒来惹我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当即命令富察·布尔赛率2000名清军南下,夺回金乡县城、鱼台县城。

 多铎也是轻狂,他要是向石朝柱、王国华详细了解下明军的火力情况,他就不会派兵去攻打铁血军了。

 富察·布尔赛得令后,带着2000清军骑兵南下,来到荷水河边。布尔塞见河水很深,为了过河找到了一座桥。清军刚过桥,就遭到了铁血军的炮击。尽管富察·布尔赛知道自己遭到了伏击,但仍然率领清兵向前冲锋,待损失了一半人马后,他才知道明军不好对付,于是下令撤军。可清军撤退时,争先恐后的清军挤满了狭窄的桥梁,很多清兵被挤到桥下,落到了河水里;有的清军干脆骑着马,渡河逃跑。这个季节,荷水河的水深在2米以上,不然怎么叫“深沟”?清军大多不识水性,骑着马过河的清军与落到河里的清军一样,大多被淹死了。好不容易从桥上逃跑的清军,马腿终究跑不过炮弹,在逃跑中也不断遭到铁血军的炮击。待富察·布尔赛跑到十几里外的牛楼村,清点人数后,发现只剩下300多人了。

 布尔塞回到赵坊村,没见到喀珠,留在赵坊村的清军小头目告诉布尔塞,明军从北边的洙水河打过来了,喀珠奉命去攻打北边的明军了。

 驻守在满家硐恨虎山的宋二烟正在巡视石硐,石硐里躺着很多“士兵”,这些矿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因十多天没吃到盐了,因此都精神不振、四肢无力。尽管满家硐几个当家的想进了办法搞盐,但由于清军的封锁很严密,好不容易搞到的盐根本没法满足需求,再这样下去,满家硐迟早会垮掉。

 宋二烟正安慰着士兵,突然听到北方传来了隆隆的炮声,心想难道清军对自己发动进攻了?当他从硐内跑出来时,一个头目向他报告:“三当家的,有人和清军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