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陈永福守太原(4)
第639章 陈永福守太原(4)
由于大华公司在沛县开采的煤矿位于黄河以北,大顺军、清军先后来到山东后,刘玉尺为了保护沛县的煤矿、大运河,就把他手下的大部分士兵派到了沛县。
从沛县到嘉祥的满家硐,可以走陆路,也可以走水路。走陆路的话,没法携带大批物资,因此铁血军走的是水路,即沿着大运河向北,穿过被清军占据的鱼台县,然后进入洙水河,再到达满家硐。
鱼台县城(今王庙镇)距沛县80里,距大运河30里。历史上,1756年因洪水灌城,将县治迁到董家店,也就是今天鱼台县的县城。
郭升来山东前,鱼台县知县是邓承黻(广西全州人,崇祯十六年任),县丞是董儒(山东清平县人,崇祯十五年任)。大顺军南下山东后,邓承黻、董儒都投靠了李自成。郭升退出山东后,邓承黻、董儒被活跃于鱼台县的团练杀了。清军南下后,击溃了鱼台县的团练,任命石朝柱为鱼台县知县。
凌晨,铁血军包围鱼台县城后,石朝柱不知天高地厚,率200名清兵抵抗。铁血军就直接用大炮轰毁了城门,冲入了城内。不过,铁血军占领鱼台县城后并没有杀了石朝柱,而是把他放走了。令狐强令原鱼台县典史张修德任鱼台县知县。
张修德是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永年区)人,今年年初才任典史。他刚到任,李自成攻陷了北京,随后郭升来到山东。大顺军占领鱼台县后,张修德不愿为李自成服务,就躲到了乡下,准备择机回老家。谁知没多久郭升退出了山东,方大猷来到了山东。张修德更不愿意仕清,择机逃到了沛县。铁血军北上后,就把张修德带回了鱼台县。
铁血军放了石朝柱后,令狐强、石发奇率2000名铁血军来到鱼台城西北50里的金乡县城。
大顺军南下时,原金乡县知县韩建、县丞段可举不愿降李自成,郭升就派兵进攻金乡县城。韩建负责镇守东门,段可举负责镇守南门。大顺军全力进攻防守最薄弱的西门,段可举的力气非常大,他得知西门危急时,就抱着大炮从南门赶到西门,点火后直射攻城的大顺军,然后焚火烧毁了大顺军攻城的梯子,大顺军损失了大批人马后,不得不撤离了金乡县城,因此金乡县城并没有被大顺军占领。清军南下后,原金乡县主薄朱汝梁投靠了清军,韩键、段可举不愿降清,韩键被杀,段可举逃到了沛县。方大猷就任命朱汝梁为金乡县知县,马君为县丞。
马君是辽东人,早年随父亲降清,今年才20岁。五月,马君随巴哈纳来到山东,担任了金乡县的县丞,如不是遇到了铁血军,他必定是“青年可为”。
铁血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克了金乡县城,杀了知县朱汝梁、马君,然后放了训导王国华,让他去给多铎报信。随铁血军回到金乡县城的段可举就任知县。
令狐强、石发奇占领金乡县城后,来到北部的荷水河布防。
荷水河又名深沟,是大运河的支流。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于今定陶东北开深沟,引菏泽水东流,入于泗水,因其水源来自菏泽,故称“荷水”。后来,又将荷水西延,连接了济水,荷水河起到了沟通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大水系的作用。
济水即今天的黄河下游河道,也称济河,发源于济源市,流经河南、山东入渤海。河南、山东的济源、济南、济宁、济阳都因济水得名。1851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海,至此济水就消失了。今天河南境内的济河,是古代济水被黄河侵占的河道上游段,它流经沁阳、温县两个分支,分别流入黄河、沁河。
进入清代后,“荷水河”也被改名为“万福河”。进入二十世纪中叶后,由于河道淤塞,“万福河”只能通航几十吨的船舶,后来投入巨资对“万福河”进行了改造,使得该河可通航1000吨的货船,此后“万福河”被称为“新万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