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御驾亲征(18)


 第635章 御驾亲征(18)

 刘云雷离开后,朱慈烺又问刘文柄:“南京方面还说了什么?”

 刘文柄说道:“南京方面说,自十月一日在南直隶、浙江销售国债后,各府已销售了3千多万两银子的债券,但扬州府、淮安府的盐商、盐帮中却没几个人来购买债券。”

 朱慈烺心想,才一个多月南直隶、浙江就售卖了3千多万两银子的债券,说明两地的地主、富商还是能踊跃购买国债的,这样的话年底至少能卖出5千万两债券,不过,扬州府、淮安府境内的盐商、盐帮富可敌国,却对购买国债反响平平,正说明有人在串通,准备筹措资金闹事,于是问刘文柄:“你的人还在监视徐允爵、徐文爵吗?”

 “我的人一直在监视着徐家。”

 “福王有啥举动?”

 “南京的电文上没说。”

 “你给手下去电,让他们监视福王,一旦有异动,立即来报。”

 “是。”

 刘文炳离开后,朱慈烺问刘云龙:“本月将在福建、广东销售国债,你估计到年底能卖出多少?”

 刘云龙想了一下,说道:“如福建巡抚张肯堂、广东巡抚沈犹龙能在两地做好宣传的话,年底至少能卖出5千万两债券。”

 “嗯,南直隶、浙江能卖出5千万两,福建、广东也卖出5千万两的话,仅四地就能卖出一亿两债券,再加上江西、湖广、广西、云南等地销售的债券以及年底收缴的秋赋,明年朝廷就有足够的财力对付李自成、张献忠、多尔衮了。”

 “陛下,即使明年平定了天下,也别忘了继续执行新政。”

 “只要我在,我一定继续推行新政。”

 “你还得保证你的子孙能持续执行新政,随时进行改革。”

 “今后还要改革?”

 “当然。比如现在我们还主要是农业国,田赋在国家税收中还占有极大的比例,今后成了工业国,工商税将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到那时,就得给农民减负,允许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我们现在执行的户籍‘黄册’制就得改革,否则农民会被约束在土地上,无法解放生产力。”

 “照你这么说的话,确实得不断地进行改革。还有吗?”

 “还得以法律约束皇室成员的行为。”

 “我们不是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吗?”

 “那还不够,要是你犯了法,谁来追究你的责任?”

 “你的意思是说,做皇帝的也不能犯法?”

 “对,皇帝做事也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这叫‘王在法下’。”

 “那谁来监督我呢?”

 “问得好。朝廷应成立议会,这个议会没有行政权力,但有权监督皇帝的日常工作,议会成员可以由各布政司选派3-5人组成,选派的人可以是藩王、地主、商人,也可以是农民、工人、军人、书生,他们每一届的任期可规定是3-5年,任期满后由各布政司另外选派。”

 “这和朝廷的言官有啥区别?”

 “朝廷的言官不是都察院的御史,就是六部院的给事中,他们身在宫内,尽管能规谏皇帝、左右言路、弹劾百官、按察地方,但得罪皇帝或大臣后,会被治罪。而议会成员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熟悉各地的民情,一旦皇帝推出某一政策时,他们就会知道皇帝有没有与民夺利,即使得罪了皇帝和大臣,皇帝也不能拿他们怎么办,除非他们的任期满了,或他们自己本身触犯了法律。”

 “那也得用法律文本规范皇帝、大臣、议会成员的行为呀。”

 “起草一部《大明宪法》,把它作为朝廷的根本大法,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即使《大明律》也不得与《大明宪法》有冲突。”

 “你的想法是好的,不过这事得慢慢来,等我回南京后,再慢慢说服各位大臣。”

 “王在法下”并不是刘云龙的首创,其实在原始社会时,各部落就有长老院来约束部落首领的权力,只是后来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后,国王、皇帝声称“君权神授”、“皇权至尊”,才使得没人敢约束皇权。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在遥远的欧洲英国就制定了《大宪章》来确立了“王在法下”的重要原则,也为后来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铺平了道路,使得英国在历史上成了自西班牙、荷兰之后的又一个“日不落帝国”。

 刘云龙的意图不仅要解放生产力,也要约束皇权,免得将来发生腥风血雨的“资产阶级革命”。不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