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御驾亲征(17)(第3页)
江西淮王在宣德四年(1429年)就封于广东韶
州(今韶关),第一代淮王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七子朱瞻墺。朱瞻墺到了韶州后,嫌韶州之地贫穷、多瘴疠,于是朝廷在正统元年(1436年)改封藩地到江西饶州府。崇祯四年(1631年)朱常清继承淮王。与益王府相比,淮王府多昏庸腐败,除了朝廷给的封地外,还不断侵占民田,到了崇祯十六年末,淮王府通过豪取抢夺,侵占的官田、军田、民田达117万亩。淮王府还与饶州府的盐商勾结,囤积居奇,垄断了饶州府的食盐销售,每年都能获利百万两银子。
湖广的衡州府是湖广南部的第一大城市,弘治十二年(1499年)原受封四川保宁府的雍王朱佑枟(明宪宗的第八子)改封衡州,朱佑枟于正德二年(1507年)死后,因无子嗣,藩国被除,此后100多年衡州府没有藩王。天启七年(1627年)明神宗朱翊钧(即万历帝)的第七子朱常灜被封桂端王(简称桂王),封地就在衡州(今衡阳),于是衡州又有了藩王。朱常瀛就藩衡州后,就大兴土木,建造的宫殿十分豪华,其规模仅次于京城的皇府宫殿。朱常瀛与大明的其他藩王一样,嫌朝廷给他的封地太少,短短十几年内就在衡阳县、衡山县、耒阳县、常宁县等境内大肆侵占官田、军田、民田50多万亩。去年张献忠进攻衡州时,朱常瀛携子逃往先逃往永州,后逃往广西梧州,成了真正的桂王。张献忠攻陷衡州后,将雍王府、桂王府烧了个精光,并乘胜追击到永州,俘获了朱由榔,后来朱由榔被李定国的部将杨国威、焦琏(两人原是明军将领)救出。历史上,朱常瀛于1645年十一月死后,其第四子朱由榔沿袭为桂王,后来成了南明的永历皇帝。
广西的靖江王在洪武九年(1376年)就封于广西的桂林,第一代靖江王是朱元璋的侄子朱守谦。崇祯十一年(1638年),第十三代靖江王朱亨嘉袭位时,王府的人丁已达5000多人(不含卫队)。靖江王为了养活王府的众多人口,就拼命收刮民脂民膏,侵吞官田、军田、民田,还大放高利贷,灾年老百姓向王府借了1斗米,明年得还3斗米,要是第二年还不出3斗米,第三年得还9斗米,这么高的利率,老百姓哪还得起?因此,很多向王府借米的百姓因还不起高利贷,除了把自己的民田交给王府外,最终自己也进王府,终身为奴。
朱慈烺听了刘文柄的报告后,说道:“贼寇已于崇祯八年(1635年)攻陷过凤阳,凤阳的那些地主难道还想逼着百姓造反不成?给南京回电,让范阁老给马士英下令,哪个地主敢抵制土改,立即逮捕,凡敢拒捕的可就地正法。也让范阁老告诉那些反对土改的藩王,要是再敢反对土改,不仅要没收他们侵占的土地,连朝廷给他们的封地也得没收。”
“是。”说完,刘文柄继续汇报道:“南京方面还说,自十月以来,一群文人士子跑到了国子监,要求朝廷关闭‘苏州大学堂’。”
朱慈烺一听,恼火地说道:“他们还有完没完?”
刘云龙提醒道:“陛下,请冷静。”
朱慈烺想了一下,对刘文炳说道:“让蒋德璟告诉那些‘东林学子’,就说正月初七我也要参加‘苏州大学堂’的招生考试。”
刘文炳忙问道:“你也要参加考试?”
“对。我迟早要取消‘科举制’,但目前须先推广新学。我报名参加‘苏州大学堂’的招生考试后,东林党人还能闹下去吗?除非他们准备与朝廷对着干到底,真这样的话,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明白了。”
刘云龙也对刘云雷说道:“你给贝喜鲁也发个电报,让他在《姑苏新报》上发个新闻,就说皇帝将参加“苏州大学堂”的招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