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蒙古高原(3)


 第585章 蒙古高原(3)

 郭辉翰带领5000名铁血军战士进入鄂嫩河后,在阿加河河口,由路元贞带领1000名战士沿着阿加河西进,郭辉翰带着4000名铁血军战士继续沿着鄂嫩河向南行进。

 路元贞的部队在阿加河击溃额日斯后,继续西进,配合沿着鄂嫩河西进的部队进攻在布杜兰一带放牧的苏合部。在打败苏合台吉后,继续沿着阿加河西进,进攻在杜尔杜加一带放牧的巴拉登宰桑。

 巴拉登宰桑是蒙古撒儿塔兀勒部的后裔,尽管是个宰桑,但手下只有300多户,作战时勉勉强强可以出动1000人。

 撒儿塔兀勒部(也称萨尔塔兀勒部)原放牧于阿姆河中下游,也即早年的花剌子模。蒙语“撒儿塔”是“商人”的意思,“兀勒”是混血儿的意思,因花剌子模的居民大多是土库曼人,是波斯人与突厥人混血后形成的种族,特别善于经商。成吉思汗灭了花剌子模后,活着的“撒儿塔兀勒人”逐渐融入了蒙古族,是蒙古“色目人”之一,汉人习惯称他们为“回回人”。后来,“撒儿塔兀勒部”逐渐迁徙到蒙古高原西部、北部,因此札萨克图汗部、土谢图汗部中都有“撒儿塔兀勒部”的人,他们与蒙古人通婚几百年后,早已没了“色目人”的痕迹。进入蒙古高原北部的“撒儿塔兀勒部”人主要分散在贝加尔湖西部、南部、东部,大部分成了“布里亚特人”,如阿达干部、布颜特部、古力格部、马汉部、古蔺和部、奔巴沁部、摩多尔干部、辛集格部等。在成丹特(今称曼古特)一带放牧的就有“撒儿塔兀勒部”,此时并不属于“布里亚特人”。

 历史上,俄国人占领贝加尔湖东岸后,把在阿加河、鄂嫩河一带放牧的撒儿塔兀勒部蒙古人归入“布里亚特人”。前苏联在该地区成立了“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也称阿金斯克布里亚特自治区),是布里亚特蒙古共和国的一部分。1937年,前苏联将东西伯利亚州划分为伊尔库茨克州、赤塔州时,将“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划归赤塔州。2008年,俄罗斯将赤塔州与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正式合并,称为“后贝加尔边疆区”。

 尽管在成丹特(今称曼古特)放牧的蒙古人很靠近硕垒部的东喀尔喀,但他们听命于土谢图汗。巴拉登受到路元贞的攻击后没多久,干脆投降了。于是,路元贞率部南下,与进入鄂嫩河的铁血军进攻成丹特。在占领了成丹特后南下,进攻巴彦乌拉。

 郭辉翰率4000名战士继续前进240多里后,来到了博尔贾河河口,由徐沣率1000名战士沿着博尔贾河东进,配合从额尔古纳河过来的铁血军对由硕垒汗五王子察布里统领的苏古尔特台吉、哈布日台吉发起了进攻。

 苏古尔特部游牧于哈达布拉,哈布日部游牧于哈拉诺尔,察布里的营帐也在哈拉诺尔。苏古尔特、哈布日受到铁血军的两面夹击后,损失惨重,苏古尔特、哈布日在五王子察布里的率领下,带着残部,逃往古尔班扎噶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