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冰封帝国之尼布楚(1)


 第570章 冰封帝国之尼布楚(1)

 在雅克萨上游18公里的贾林达河(今bolhsoy never河)河口畔,几个铁血军士兵正在江边钓鱼。

 自铁血军占领雅克萨后,余孝祥在贾林达河口留下了200多名战士,他们也在这里休整。休整期间,从庙街赶来的后续部队一队一队地向西开进,黑龙江两岸的达斡尔人、鄂温克人看到有那么多的汉人军队来后,心想幸亏没与汉人军队为敌,不然死无葬身之地了。

 留在贾林达河河口的战士们与在雅克萨一带放牧的达斡尔人成了好朋友,士兵们在空闲时间帮达斡尔人干活,也来到江边钓鱼。

 雅克萨地区不仅是牧区,达斡尔人在江两岸还开垦了很多农田,种植麦子、蔬菜,不过他们现在在铁血军的帮助下,也开始种植土豆、玉米。

 几个来到江边钓鱼的士兵看到周边的草地上开满着各色鲜花,如野百合、蒲公英、秋英、羊羔花、龙胆等,花丛中还有达斡尔人的养蜂箱,从蜂箱里飞出来的成千上万只蜜蜂正在花丛中采蜜。

 几个士兵刚向江中抛出鱼钩,鱼漂就动了起来,赶紧拉起鱼钩,一条大鲫鱼被钓了上来,另一个士兵钓到了一条狗鱼。

 黑龙江里有很多种鱼,不仅有南方地区常见的鲫鱼、鲤鱼、鳊鱼、鲢鱼、鲶鱼,也有鲟鱼、鳇鱼、鲑鱼、白鱼、狗鱼。狗鱼的嘴巴像鸭嘴,大而扁,体细长,体重大多在4斤左右,个别大狗鱼体重可达30斤。北方的狗鱼与南方的黑鱼一样是凶猛的鱼类,常以别的鱼类为食,也吃虾、幼鸟,它的肉味极为鲜美。

 今天是休整的最后一天,明天他们中的大部分士兵将沿着贾林达河北上,然后翻过外兴安岭,与进入雅库特阿尔丹河流域的铁血军士兵会师。

 次日,在拉夫凯屯,余孝祥、邱洁春与拉夫凯酋长告别后,率部沿着黑龙江继续西进。现在余孝祥、邱洁春手下各有名士兵,拉夫凯站在黑龙江岸边看着一队队西进的大军,江里一艘艘逆水而上的船舶,心想从此这里不再属于“大清”,而是属于“大明”了。

 余孝祥率部向西航行约60公里后,来到了额尔古纳河、石勒喀河交汇处的大泡子。在大泡子放牧的是从属于拉夫凯酋长的达斡尔恩和哈达部,人数只有100多人。

 其实,俄国人早在崇祯九年(1636年)就到过大泡子。那年,哥萨克人马克西姆·彼费利耶夫率队到达了黑龙江流域,其中一个叫阿维尔基耶夫的人就来过大泡子,被土着抓住后押送到酋长拉夫凯处。拉夫凯部落的达斡尔人没有伤害他,而是用黑貂皮交换了阿维尔基耶夫带来的玻璃珠、铁制箭头,并释放了他。阿维尔基耶夫回去后,向上级报告了石勒喀河一带的达斡尔人情况,并说那里有大片的农田,土着人都披金挂银,极为富庶。于是,雅库茨克的戈洛文分别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崇祯十三年(1640年)和崇祯十四年(1641年),先后派出了3支远征队妄图征服石勒喀河、黑龙江的达斡尔人,但是这三支远征队遭到达斡尔人的痛击后都失败了,于是戈洛文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派出了波亚尔科夫率领的远征队,改道精奇里江进入了黑龙江。

 余孝祥、邱洁春到了大泡子后,兵分二路,一路由余孝祥率部进入石勒喀河,另一路由邱洁春率部进入额尔古纳河(蒙古人称为额尔古涅河)。不过,余孝祥在大泡子留下了50名战士,他们将护卫后续到来的难民在这里修筑码头。码头建好后,将被命名为“恩和哈达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