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冰封帝国之西伯利亚(22)(第3页)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俄国人来到凯特河后,不仅在凯特河河口设有哨所,还在凯特河河口以上350公里处建造了“凯特堡”(今kataiga)。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俄国人为了打通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叶尼塞河的通道,在托木河建造了库兹涅茨克城堡后不久,又在凯特河上游建了“马科夫斯克”城堡(今称马科夫斯科耶),这座城堡距叶尼塞河只有85公里,距叶尼塞河支流克米河(今kem河)的支流仅几公里,它成了俄国人东进的一个大据点。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俄国人就顺着凯特河,通过连水陆路进入克米河,再进入叶尼塞河,在克米河河口以上9公里处建造了“叶尼塞斯克城堡”。此后,哥萨克人就源源不断地通过这条通道进入了叶尼塞河、安加拉河、勒拿河。
铁血军清理了哥萨克人设在凯特河河口的哨所后,30名铁血军士兵乘坐一艘300料舰船(排水量约100吨)进入了凯特河,他们的任务是摧毁“凯特堡”、“马科夫斯克”城堡,并消灭沿途的俄国人。
从凯特河河口又上行约100公里后,夏春柳率部来到了丘雷姆河河口,摧毁了俄国人在河口建立的“乌斯基丘雷姆”哨所后,100名士兵乘坐2艘400料的舰船(排水量约130吨)进入了丘雷姆河,他们的任务是摧毁俄国人在丘雷姆河建立的“济良斯克”、“梅列茨克”以及在基亚河建立的“马林斯克”、“乌斯基切布拉”、“乌斯基谢尔塔”兵营。
丘雷姆河(今chulym河,也称楚雷姆河)是鄂毕河右岸的最大支流,它发源于库兹涅茨克山东南坡,源头有白伊尤斯河和黑伊尤斯河,河道曲折,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后,汇入鄂毕河,河道全长约1800公里,主要支流有谢廖扎河(今serezh河)、乌留普河(今uryup河)、基亚河(今kiya河)、大乌卢伊河(今bolshoy uluy河)和克姆丘格河(今kemchug河),夏秋季可通航1170多公里(今拜杜科沃以下可通航)。
在丘雷姆河流域生活的土着人主要有吉利吉斯人、蒙古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俄国人打败了在托木河一带活动的卫特拉蒙古人、吉利吉斯人后,在托木河河口上游建立了“托木斯克”城堡。俄国人为了统治丘雷姆河一带的吉利吉斯人、布里亚特人、卫特拉蒙古人,在丘雷姆河河口建有“乌斯基丘雷姆”哨所、在丘雷姆河与基亚河交汇处建有“济良斯克”哨所(今zyr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