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冰封帝国之西伯利亚(22)(第2页)

 夏春柳率部继续上行,一路上摧毁了俄国人的许多哨所后,来到了距“原阳”约500公里的帕拉别利河河口。

 帕拉别利河是鄂毕河的左岸支流,它发源于瓦休甘平原,由帕尔比格河、巴克恰尔河汇流而成,河道长度约250公里。瓦休甘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最大的湿地,位于鄂毕河、额尔齐斯河之间,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瓦休甘平原地势低平,海拔大多在40-60米之间,河流众多,湖泊密布,有大大小小的湖泊几千个,分布着茂密的森林,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如驯鹿、麋鹿、棕熊、黑熊、狼、狐狸、猞猁、紫貂、水貂、水獭、松鼠、野兔、蝾螈、青蛙、蟾蜍、蜥蜴、蛇、金雕、鱼鹰、白尾鹰、隼等。但是,瓦休甘平原的地形是两头高中间低,开春后,融化的雪水来不及外排,就形成了众多的湖泊,在夏季来不及外排的雨水往往会形成一片片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的“沼泽”,有些地方的水深甚至可达10米,就形成了很多天然水库,因此瓦休甘平原也被称为“瓦休甘沼泽”。这种地形特别适合于泥炭的形成,几十万年以来,瓦休甘平原中形成的泥炭厚度在4-5米,储量达到了数百亿吨,占世界泥炭总量的2%。

 在瓦休甘沼泽里生

活的土着人是阿宾斯人,他们以渔猎为生。俄国人来到鄂毕河流域后,有很多俄国猎人也进入了这片沼泽,与阿宾斯人抢夺皮毛动物。不过,尽管瓦休甘平原中有丰富的皮毛动物,但在夏秋季森林中不仅有数不清的沼泽地,还有几百种吸血昆虫,因此对于不熟悉地形的俄国人来说,在夏秋季是不敢深入沼泽捕猎的,俄国人也只是在自瓦休甘平原流出的各条河流的河口设置了哨所。

 铁血军干掉了哥萨克人在帕拉别利河河口设置的哨所后,前行约60公里后,来到了“纳雷姆斯克”(今narymskiy,也称纳利姆)。

 “纳雷姆斯克”位于鄂毕河与派杜吉纳河(今paidouguina)交汇处,是俄国人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建立的军事堡垒,堡垒内除了哥萨克士兵外,还有他们的家属。

 铁血军占领 “纳雷姆斯克”后,杀掉了城内所有的成年男人,“纳雷姆斯克”被改名了 “荥阳城”。

 夏春柳率部继续上行100多公里后,来到了凯特河(今ket河,也称克季河、克特河)河口,凯特河河口对岸是恰亚河河口。

 凯特河为鄂毕河的右岸支流,发源于鄂毕河与叶尼塞河的分水岭(海拔约200米),自源头流出后,向西北方向流了约1620公里后,汇入鄂毕河,在夏秋季可通航740公里左右(今乌斯基奥焦尔诺耶以下可通航),通航吨级在100吨左右。在凯特河流域生活的土着人主要是凯特人、布里亚特人和少量的鄂温克人。

 凯特人的祖先曾生活在鄂毕河上游地区,后来逐渐北迁到了凯特河一带的“泰加林”森林地带,靠渔猎为生。由于他们人口太少,还不足1000人,自俄国人到来后,就很快被征服。

 俄国人来到鄂毕河后,遇到了在这里说“通古斯语”的鄂温克人,后来在叶尼塞河又遇到了鄂温克人,于是将鄂温克人称为“通古斯人”、“埃文基人”。后来,俄国人将所有说“通古斯语”的西伯利亚各民族都称为“通古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