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冰封帝国之西伯利亚(15)
第541章 冰封帝国之西伯利亚(15)
尚宪勇干掉了几批俄国渔民后,进入了叶尼塞河。
叶尼塞河以西属于西西伯利亚,以东属于西伯利亚高原,也即它是西伯利亚的地理分界线。
舰队溯河上行约200公里,发现在叶尼塞河的右岸有个村镇,这个村镇就是俄国人建立的“乌斯基叶尼塞”(今叶尼塞河口港),它的对岸就是大赫塔河河口。
200名铁血军战士登陆后,包围了“乌斯基叶尼塞”。镇内的20名哥萨克士兵以为是强盗来袭击,就从镇内冲了出来,没想到遇到的是铁血军,他们还没来得及开枪,就全部被击毙。
“乌斯基叶尼塞”是个皮毛交易站,尚宪勇将俘获的商人、猎人集中起来后,进行甄别。猎人中,凡是黑眼睛、黑头发的,由于他们是当地的涅涅茨人,因此被当即释放。其余的猎人、皮毛商,大多是俄国人,也有波兰人、芬兰人、瑞典人、普鲁士人(今德国人)。由于猎人、俄国商人是哥萨克士兵的帮凶,全部被枪毙,他们的家属,凡是年轻漂亮的女人,都被送到了镇内的妓院里,其余的女人、孩子被送给了涅涅茨猎人,她们将为涅涅茨人生儿育女,为涅涅茨人人口的增长做贡献。
波兰、芬兰、瑞典、普鲁士等国的商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在铁血军清理了大赫塔河沿岸俄国人建立的营地后,将被送到了诺德河河口以上30公里的地方开采铜矿。
在后世,俄罗斯在大赫塔河河口上游30公里的地方开采铜镍矿(今nord daymond铜镍矿),这个矿是个露天矿。
尚宪勇将“乌斯基叶尼塞”改名为“北通港”,今后“北通港”将成为大明国在叶尼塞河下游的中转港口。他在“北通港”留下20名士兵后,派 20名士兵进入大赫塔河,摧毁俄国人在大赫塔河建立的营地,然后监督波兰人、芬兰人、瑞典人、普鲁士人开采铜矿。
尚宪勇自己率队沿着叶尼塞河继续上行约100公里后,来到了杜金卡河(今dudinka河)河口。
杜金卡河是叶尼塞河的右岸支流,它发源于菩托兰山(今putorana山,也称菩托拉纳山、菩托拉纳高原)西麓,沿途汇流了尤日叶加拉赫河(今yuzh.yergalakh)后,流入叶尼塞河,全长约200公里。
“菩托兰”在涅涅茨人的语言中是“湖岸陡峭”的意思。菩托兰山(也称菩托拉纳高原)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与后世英国的领土相当,在北部、西部都是陡峭的壁架,高度在800米以上,南部、东部则以缓坡为特征,最高峰是“卡缅山”(kamen,也称假面山),海拔1701米。在后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此设立了“菩托拉纳自然保护区”。
自俄国人在皮亚西纳河中游发现银矿后,为了开采这个银矿,就在杜金卡河河口建了个中转站,矿工都在这里上岸,然后前往皮亚西纳河中游的“奥尔洛夫镇”。这个中转站不仅是俄国矿工的中转地,也是哥萨克士兵、猎人的过冬营地。历史上,俄国人于1667年将“中转站”扩建为“杜金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