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冰封帝国之黑龙江(3)(第2页)

 对于黑龙江南岸的砂金矿,1925年,中国地质学家翁文灏

曾做过调查:“珲春金矿,皆在红旗河内及其二岸,此河由东北流向西南入图们江;自老龙口至北岔绵亘约110公里,宽18公里,重要之地为老龙口,二鬼子,柳树河,瓦缸寨,高家炉等处,冬令淘金,多在河滨;夏令水大,则须移就山沟,金砂成色,自七、八成至九成左右。东部第三段金矿,黑龙江上游及额尔固纳河沿岸砂金矿仍到处皆是,漠河金矿,在黑龙江南岸,采金之沟有五;1.漠河老沟;2.小老沟;3.洛古河;4.兴华沟;5.马扎拉沟,矿地面积2300亩,产金之沙厚0.7米至1米,沟宽17米至200米,自1886年开采至今......”

 黑龙江在伯力正好有个大拐弯,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鲁河冲刷下来的含金砂子就沉积在该大拐弯处,因此黑龙江在伯力段的河道、漫滩里有丰富的含金砂层。俄国人占领黑龙江北岸、乌苏里江东岸地区后,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鲁河伯力河段及其支流中开采砂金矿,伯力成了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采金中心。犹太自治州的苏塔拉河、比占河、比拉河也有丰富的砂金矿,自19世纪发现砂金矿后,至今还在开叉砂金矿。阿穆尔州的布列亚河(即牛满江)、结雅河(即精奇里江)及其支流谢列姆贾河(即西里木第河)、吉柳伊河(即布良塔河)、乌尔坎河(即乌姆列坎河)等也有丰富的砂金矿,从十九世纪末至今,阿穆尔州已勘察到的砂金矿达5440吨、岩金矿1200吨,很多河流至今还在开采砂金矿。如乌尔坎河的上游及其支流贾林达河有砂金矿群,俄罗斯为了开采那里的砂金矿,分别建了索洛维约夫斯克镇、乌尔坎镇、伊纳格利镇、基洛夫斯基镇,这四个镇区附近的河道里的密密麻麻的砂金矿,黄金储量300吨以上,而且在基洛夫斯基还有巨型岩金矿,该岩金矿分为杨坎、金源、南部、中部、贾林达、多罗日6个矿段,黄金储量400吨以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开采,至今还在运营中。从索洛维约夫斯克镇一直往北就进入了雅库特涅留恩格里,那里又是巨型砂金矿区;如诺拉河的支流伊利坎河、伊利坎河的左支流列维伊洛格河、伊林达河、卡舒尔尼科夫河仍在陆续发现砂金矿;如本世纪初在博姆纳克镇北的普利斯科维河勘察到的“诺尔德”砂金矿,黄金储量就达到56吨。阿穆尔州还有很多岩金矿,大型岩金矿有塔尔丹的“巴姆”金矿(黄金储量100吨)和塔尔丹金矿(黄金储量10.48吨)、波克罗夫卡的“波克罗夫”金矿(黄金储量176吨)、皮奥涅尔的“先锋”金矿(也称开拓者金矿,黄金储量115吨)、赖奇欣斯克的“托库尔”金矿(黄金储量840吨,附近还有诺谦提耶夫金矿)、斯托伊巴的“马拉梅尔”金矿(黄金储量166吨)、杜格达的“诺拉”金矿(黄金储量102吨)、埃基姆昌的“奥西普坎”金矿(黄金储量90吨)以及兹拉托斯图夫斯克地区的“阿尔宾”金矿(也称库拉纳赫金银矿,黄金储量210吨)、“小世界”金矿(黄金储量168吨)、“沃洛什洛夫”金矿(黄金储量115吨)等。

 在黑龙江右岸,砂金矿主要集中在乌拉噶、大安河、老柞山、漠河、呼玛、瑷珲(今黑河)、萝北、华楠、穆棱、东宁,由北到南形成“金子镶边”。1925年,中国地质学家翁文灏曾对中俄边界的砂金矿做过调查:“珲春金矿,皆在红旗河内及其二岸,此河由东北流向西南入图们江;自老龙口至北岔绵亘约110公里,宽18公里,重要之地为老龙口,二鬼子,柳树河,瓦缸寨,高家炉等处,冬令淘金,多在河滨;夏令水大,则须移就山沟,金砂成色,自七、八成至九成左右。东部第三段金矿,黑龙江上游及额尔固纳河沿岸砂金矿仍到处皆是,漠河金矿,在黑龙江南岸,采金之沟有五;1.漠河老沟;2.小老沟;3.洛古河;4.兴华沟;5.马扎拉沟,矿地面积2300亩,产金之沙厚0.7米至1米,沟宽17米至200米,自1886年开采至今。奇干河产金沟八处,即中兴沟,白暴头沟等,砂厚0.7米至1米,沟宽9米至30米。1912年开采。”1949年后,在黑龙江勘察到了400个金矿点,其中砂金矿有300多个,岩金矿70多个。就以嘉荫县为例,有团结沟岩金矿(1966年发现,1975年开采,黄金储量52.7吨)、平顶山砂金矿(1899年开采,2010年普查,保有黄金储量2.15吨)、乌拉噶金矿(黄金储量81.06吨。十九世纪末开采,1985年普查,砂金保有储量1.623吨)、张三沟岩金矿(二十世纪初开采,2005年普查,保有黄金储量276公斤)、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