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抗旱(二)


 第474章 抗旱(二)

 吕一栋原是袁时中手下的总旗(相当于后世排长),后来升为百总。铁血军招募新兵后,分成了几个分队,吕一栋受命担任分队长。

 吴铁承见到刘云龙后,问道:“公子殿下,你还记得我吗?”

 刘云龙看着他面熟,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啥时候见过他,就问道:“你是......”

 吴铁承说道:“你丈人家造房子上梁时,我和你一起吃过饭呢。”

 经这么一提醒,刘云龙想起来了,他是原苏州卫木渎巡检司的主官,黄凌波家房子上梁那天确实在一桌吃过饭,忙说道:“好久不见,”然后问道:“你怎么也带兵了?”

 吴铁承说道:“苏州卫扩编后,没那么多的百户长、千总,所以我也只好出来滥竽充数了。”

 刘云龙说道:“你可不能滥竽充数,今后朝廷还得靠你们平定国内之乱呢。”

 吴铁承听后说道:“抗旱结束后,我一定带兵好好训练。”

 刘云龙听后点点头,然后问师村长:“现在抗旱情况怎么样?”

 师阿土见刘云龙问起抗旱情况,忙说道:“现在村民的抗旱积极性比以前高多了,又有你们铁血军、苏州卫帮忙,所以没有一棵果树干死。”

 刘云龙就问道:“为啥以前遇到干旱时,农民抗旱的积极性就不高?”

 “以前遇到大旱时,很多地是地主家的,佃户、长工干活时都会偷懒。现在这些地、这些山都属于农民自己的了,再偷懒的话,不是与自己过不去吗?”

 “你们村有几个地主?”

 “以前有2个地主。”

 “他们有多少地?”

 “一个地主家里有500亩耕地、1200亩山地,另一个地主有600亩耕地、900亩山地。现在官府给每个地主家留下100亩耕地、100亩山地后,把其余的耕地、山地都分给村民了。”

 “你家里有几亩地?”

 “我家里以前也有200亩耕地、300亩山地,现在也只剩下100亩耕地、100亩山地了。”

 刘云龙听后明白了,师村长这样的人家在后世可以称为“富农”或“上中农”,于是继续问道:“你家的长工呢?”

 “我家没长工,只有农忙时才雇佣短工。现在每家每户都有田了,要在本地招短工也招不到了,只能招募流落到岛上的难民。”

 “你们可不能亏待了哪些难民。”

 “哪能呢,只要村民们还有一口吃的,就不会少了他们一口饭。”

 “你乐意把地分给村民吗?”

 “说真心话吗?”

 “那当然要说真心话。”

 师村长就挠了挠头,说道:“要说真心话的话,谁会愿意把自家的地分给村民?可是县府大人说了,谁敢阻扰土改,就把他抓进牢里去。你说我敢跟官府作对吗?不过还好,我家的地当初都是通过正当手段买来的,所以县府收我家多余的地时,算是买下了我的地,再把他们分给村民。只是现在县府没钱,就给我打了白条,说是5年内把钱还给我,利息照算。”

 “一亩地多少钱?”

 “我们岛上的地没苏州府郊区那么贵,一亩耕地8两银子,一亩山地1两银子。”

 刘云龙听后心想,吴县县府这样搞土改,相当于把地主、富农家的地赎买下来,这样做也比较温和,不会搞得很血腥,于是说道:“师村长,等县府把钱给你后,你要觉得把钱放在家里不放心,可以把它们存到我的钱庄去。”

 “行。”

 刘云龙见太阳快下山了,又对师村长说道:“你去给我准备几副粪桶来。”

 苏州地区农村将给地里挑水、挑粪的水桶称为“粪桶”。师村长见刘云龙要粪桶,忙问道:“你要粪桶干嘛?”

 “和你们一起挑水呀。”

 “你贵为公子殿下,给我们挑水,传出去后还不得折煞我?”

 “什么公子殿下?我和你一样也是农民。”

 于是,师村长就从村里拿了几副粪桶过来。

 尽管刘云龙、贝喜鲁、袁时中、李岩都是农民出身,可几年没挑过水了,肩膀的抗压能力比以前差多了,不得不左右肩轮换着挑水。在平地上挑水还行,难就难在还要把水挑到70多米高的山上去,不一会儿,大家都汗流浃背了。

 李岩刚开始挑水时,两腿都有点歪斜,走路都不稳。不过,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