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海达瓜依群岛的元朝遗民


 第464章 海达瓜依群岛的元朝遗民

 在阿拉斯加东巴拉诺夫岛锡特卡东南约500公里的海达瓜依群岛,焦渐涓率领500名士兵在马塞特(今masset)登陆。

 四月一日,朱诺都督袁大洪率北太平洋舰队总指挥李哲及1万名士兵离开库页岛的铜锣(今科尔萨科夫),经千岛群岛、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半岛、科迪亚克岛,然后在阿拉斯加湾的沿岸又补充了煤炭后,到达了奇恰戈夫岛的埃尔芬科夫。

 到了埃尔芬科夫后,袁大洪率领几百名战士前往朱诺,就任都督。李哲带着其他舰船、士兵前往巴拉诺夫岛,占领了锡特卡。

 根据前期驻扎在埃尔芬科夫的铁血军对巴拉诺夫岛的侦查,巴拉诺夫岛约生活着1000名印第安人,巴拉诺夫岛的印第安人被称为特林吉特部落。

 巴拉诺夫岛长约109公里,宽约48公里,面积约4162平方公里。岛上覆盖着浓密的森林,岛上的印第安人以狩猎、捕鱼为生。由于锡特卡位于锡特卡海湾深部,岛上的高山阻隔了北部寒气的侵袭,因此锡特卡是该岛最暖和的地方,锡特卡地区生活着300多印第安人。

 当李哲的舰船在锡特卡靠岸后,300多名印第安人看到这些大船,还有这么多人后,不知道来人究竟是什么人,在酋长拉蒙的带领下逃进了北部的深山。后来,他们在奇恰戈夫岛印第安人酋长奥泰纳的劝说下,走出深山,用皮毛与居住在锡特卡的汉人交换箭头、猎刀、盐巴、粮食、布匹。

 酋长拉蒙带着族人走出深山后,勘查队员就在士兵的保卫下勘查矿产。历史上,美国人从俄国人手里买下阿拉斯加后,在锡特卡周围发现了很多小型金矿、铜矿,这些矿山的开采一直从1900年持续到二战结束后才闭矿。

 李哲在锡特卡组建北太平洋舰队总指挥部时,“葛洪号”新任舰长陈尧迪带着其它舰船和士兵南下,他们要分别赶往兰格尔、斯图尔特、海达瓜依群岛、温哥华岛、威东、西雅图。

 兰格尔位于朱诺东南240公里,就在卑诗地区斯蒂金河(今stikine river)的河口附近。在兰格尔修建港口后,船舶可以通过斯蒂金河通航到格莱诺拉(今glenora),通航里程约270公里。开辟斯蒂金河航道后,就能方便地开采斯蒂金河两岸的金矿、铜矿、钼矿。

 在后世,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北部的斯蒂金河被称为“载金河”,不仅有丰富的砂金矿,河道两岸还有140多个大大小小的金矿、铜矿,大型矿山就有贝尔铜金矿、格拉诺萨铜金矿、莫里森铜钼矿、加罗溪铜金矿、坎农铜钼矿、伯格铜钼矿、山克溪金矿,仅这几个大型矿山就有400吨黄金、1.1万吨白银、1100万吨铜、40万吨钼。

 斯图尔特(今stewart)位于卑诗地区(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西北,西距朱诺约350公里,处于波特兰河(今portland河,为美国朱诺地区与加拿大西北部的界河)上游。波特兰河从河口的波特兰湾到斯图尔特长约160公里,可以通航5000吨级的船舶,波特兰湾的东岸就有铜矿(今simpson)铜矿。波特兰湾东侧20公里的凯恩岛(今kaien岛)有大型铁矿(今progressive)铁矿,在后世,加拿大在凯恩岛建有钢铁厂。

 潘釜带着1000名铁血军士兵和几千名难民,坐着船从威尔士岛进入了波特兰河,上行150公里后,来到了斯图尔特。他们在斯图尔特建立港口后,将开采斯图尔特附近的金矿、铜矿。在后世,斯图尔特附近有普雷米尔金矿、布鲁斯杰克金矿、红山铜金银矿、格里兹铜金矿、斯科蒂金矿、宝沃金矿、基沙特钼矿等大中型矿山。斯图尔特距约溪河(今treaty creek)仅75公里,修筑一条通往约溪河的马路后,就能很方便地开采约溪河两岸的金矿、铜矿。在后世,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北部的约溪河两岸被发现有金矿带,在这条矿带上有约溪金银矿、金暴金矿、暴前金矿、美暴金矿、铜贝—金暴金矿、尤里卡(eureka)金矿等大型金矿,这些金矿中不仅伴生银,还伴生铜、钼。